浅谈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与定量判断——以河北省为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3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定量判定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工程。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河北省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迫切需要。
依据前文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的定量判定显示: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拥有发明专利数量”、“三大检索占总论文比重”、“出口额与GDP比值”四项指标仍处在要素驱动阶段,而这四项指标又是反映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代表了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的潜力,可见,河北省离自主创新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项指标处于质量驱动阶段,其余的“GDP增速”、“人均GDP十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R&D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年技术交易额”、“高校来自企业科研经费额占自身科技经费比重”、“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数量”、“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万元GDP能耗”、“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失业率”11项指标处于创新驱动阶段,没有指标达到网络驱动阶段。因此,可以判定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处在创新驱动的早期。
因此,河北省在制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政策时应以区域创新主体的健全与互动、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协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省内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各个部门应不断交流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对创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尤其是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传播媒介的重用,真正使知识流向企业。政府与企业也要不断进行沟通交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整个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作用,带动其他主体的发展,从而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