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WTO背景下对政府管理创新内涵的再认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峰 尚天晓 邓春霞 时间:2013-02-14
  5.转变政府管理机制,推进行政体制创新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理想行政组织”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非人情化的官僚制组织,以分工和制约作为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无疑是一种社会组织和治理模式的巨大进步,没有这种官僚制组织的诞生,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会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但其固有的僵化、程式化和非人情化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组织的活力。
  当前,在尊重官僚制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尝试新的机制。正如李习彬先生和李亚先生所提出的项目管理模式就很有借鉴意义。他们主张在传统的曾级行政管理模式之外建立一种新的决策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重新设计决策系统,在决策系统中有谁(部门、单位、机构或个人)参与决策过程.参与哪些内容、如何参与、参与程序、内部管理、领导体制以及协调机制等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能从根本上解决专项业务管理模式低效的问题。可参见下图表二:


  但在当前各级政府中推行项目管理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于“官本位”思想。因为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势必剥夺一些行政领导行使权力的饥会和在一些决策中的特殊发言机会。
  6.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
  所谓电子政府(E-Government)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跨平台政府。与传统政府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虚实结合.“全天候”服务。政府管理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能大大节省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有效抑制官僚主义习气。应付突发事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做到公平。公正、及时、高效行政。彻底实现由“暗箱操作”向“阳光行政”的嬗变。应该说各级政府在建构电子政府方面的成绩和力度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认为。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盲从态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完善的政务网络。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各地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可盲从;其二,排斥心理。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既定的行政模式。认为电子政务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形象。往往会存在排斥心理;其三,资源浪费。目前据笔者所知.各地政府在网络建设方面已有较大投入和发展规模.但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许多办公室电脑已配备齐全.充其量只打打字、聊聊天。而有的连真正的政务服务网页还未正式建立,无法资源共享。
  7.建立睫全公共危机管理饥制、陶建责任政府
  我们不会忘记1998年的洪灾和2003年初的“非典”以及近期的“禽流感”带给我们的震撼,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面所存在的漏洞和脆弱。建立完善的公共危险管理机制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应尝试建立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映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为原则的公共危机波动预警饥制.及时收集各地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性事件。跟踪分析研究公共危机情形和对策,并建立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拟从中央政府开始,设立一个常备指挥协调机构。以确保财政、卫生、社保、教育、公安等部门予以配合。在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也须按此漠式层层负责,强化政府责任,遇到突发情况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防控、做到有备无患。真正做到为民众负责,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解放思想积傲借鉴西方国家行政文明成果、努力建立学习型政府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也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同样,在当前政府管理领域尤其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和创新。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力已成为适应新时代调整和把握时代变化的核心能力,而传统的行政理念和行政技术已无法胜任新的时代要求,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各级党政机关应对入世挑战刻不容缓的使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英等发达国家为首掀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政府再造)运动浪潮,世人瞩目。1993年克林顿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重塑运动(Reinventing Govemment Movement)。基本内容是精简饥构、裁减冗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绩效管理。成效显著;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改革,按企业家精神重塑一个“企业化政府”。将一些传统上由政府控制的邮电,电讯、电力等要害部门民营化,这些做法未必都适用于我国政府再造.但就某些方面而言还是可取的,我们要敢于借鉴和创新。进行政府职能市场化的改革,使部分职能市场化、社会化以做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逐步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投诉问责制。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制约等等。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国政府必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把我国政府打造成为服务型政府。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WTO新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必然取向。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战略举措。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