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制度障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关键词:服务经济; 经济转型; 总体特征; 制度障碍
一、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中服务活动及相关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距离服务经济形成还有一定差距,但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一些与服务经济发展特征一致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势头,为我国服务经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形成的起点要求尚有差距
1.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滞后服务经济形成的基本要求。服务经济形成是以现代经济充分发展为基础,是工业化高度发展和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产物。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制造业加速发展仍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按现价美元计算,我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刚刚突破3000美元大关,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据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国际经验,即进入工业化后期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的标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起点要求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
2.服务业发展尚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40%和33%,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41%,均低于50%这一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基本水平。说明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还有相当距离(见图1)。
(二)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势头初步显现
1.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趋势显现。一是服务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72. 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3432. 9亿元,增长了84倍, 3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为10. 8%,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 8%的增长速度。
二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 2008年达到40. 1%,比1978年的23. 7%提高了16. 2个百分点,表明30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见图2)。
三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我国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90年的17. 3%提高到2008年的42. 9%,提高了25个百分点。尽管低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见图2),这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仅仅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改变,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四是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的12. 2%上升至2008年的33%, 30年间上升21个百分点。从1994年开始,服务业已超越工业成为国内第二大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同农业从业人数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在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服务业优势更为明显。1978~2008年间,我国新增劳动力3. 73亿,其中第一产业就业0. 23亿,第二产业就业1. 42亿,而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员达到2. 08亿,占全部新增劳动力的55. 8%。这表明服务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第一、二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2.服务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且在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首先,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增加值上升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房地产业、邮电通信业和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分别上升了6. 7、3. 84和2. 2个百分点;增加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别下降了5. 4、5和3. 19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的变动幅度不大(见表1)。这说明,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已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有利地促进了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表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单位:%其次,现代服务业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速度来看, 1991~2007年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部门增长较为平缓,增速基本上介于5% ~12%之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特别是以金融、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出现了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金融业, 2004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超过20%,远高于其他服务行业(见图3)。
三是新兴服务业大量涌现,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如图4所示, 2007年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其中, 1992~2007年期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达到19. 5%;房地产业达到15. 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到17. 4%;科技交流推广服务业达到19. 5%,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四是传统服务业现代化程度快速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发展与延伸,大量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组织、服务业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商贸、餐饮、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部门逐渐发生更新与产业创新,形成具有新型管理方式和营运业态的服务业。这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保证了传统服务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3.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
一是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基本上逐年增加,在1982~2008年26年间增长了68倍,年均增速为17. 7%,为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的两倍左右。
二是服务领域吸引外国资本的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约为380亿美元,是2000年的3. 6倍, 2001~2008年年均增长达19. 3%;占全部利用外资的比例从2001年的21. 6%提高到41. 1%。
三是服务外包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服务外包收入已接近80亿美元, 2001~2008年间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随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浪潮的来临,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对20个试点城市发展进程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