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三、促进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的相关措施
1、加强政策规划,培养全民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政府的适度宏观调控,以及出台各项促进农民非农业收入的政策。统筹规划树立培养整个社会及农民的致富新思路。
2、广泛拓展农民就业、创业渠道。“跳出三农抓三农,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途径,降低就业门槛,提供更多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岗位。
3、加快小城镇、乡镇集群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商业、金融、服务、通信、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以服务业为主。
4、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二元户籍制度大大加深了对农民的歧视,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创业难度,也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应逐步取消“农村”、“城市”户口之分,加大“农转非”力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无后顾之忧,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更是使农民逐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老大难问题,这也无形中使农民省下了看病钱,相对增加了收入。
5、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可以全面提高农民各项素质,使其更好地就业、创业,尤其增加工资性收入,抗外部环境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6、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是农村非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青岛市现在的名牌产业有很多是涉农产业,例如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而农民可以在依托这些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自己经营些非农产业,如仰口的海水浴场发展为农家旅游,崂山旅游的餐饮行业等。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383—396.
[2]郑卫星,王东翔,李树超.青岛市着力改善农村民生.中国国情国力,2009,(9):62—64.
[3]孙久文,彭薇.推进农村工业化演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金融研究,2009,(9):60—65.
[5]冷静.山东沿海地区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的调查分析——以青岛为个案.山东经济,2010,(8).
下一篇:我国国防工业转型问题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