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2/GDP比率畸高的原因浅析
摘要:M2/GDP是常用的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对于GDP的比率M2/GDP不断上升,2003年高达1.63,居世界之首,而同期美国只有0.67,与我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印度则只有0.6。本文主要从经济货币化进程、金融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货币化;M2/GDP;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M2与GDP的比率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按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货币化程度的上升,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上升,经济也将不断获得发展,但货币化程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将会停止。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信贷活动在经济中作用的不断上升,同时货币需求水平也不断上升,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平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后果就是M2与GDP的比率不断上升。显然,这种快速上升并居高不下的货币化比率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金融深化与发展已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事实是不相符的。虽然我国的金融深化在改革初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问题的话,但是从现在看来,很明显金融深化并不是货币化比率畸高的全部答案,这一问题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金融之谜.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畸高的货币化比率蕴含着我国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探寻和解答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M2与GDP比率快速上升经济原因的分析
(一)经济货币化进程引起的M2/GDP比率上升
M2/GDP的比率不断上升的经济学意义是中国公众的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的开放,交易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已从产品经济为主阶段进入全面商品经济为主阶段,需要采用货币交易的商品越来越多。经济货币化使公众对货币的需求的交易动机增强,从而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上升。这种由经济货币化率上升所引起的M2/GDP水平上升在世界各国都会出现.
(二)金融体制的影响
这种观点的分析逻辑在于非金融部门的融资结构取决于内部积累和外部负债的比例,非金融部门对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外部资本依赖性越高,贷款增量越大,货币供应量就越大,因而整个经济体系下M2/GDP就越高。另外M2/GDP过高隐含着较大的整体支付风险,因而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信用过于集中于银行的情况,才更有利于经济体整体金融安全.
除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外,其他一些抑制因素包括银行体制不健全,国有银行占据垄断地位,民营银行得不到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资金流动缺乏效率等,对货币的流动和实际GDP的增长负面影响过大,使得深化金融成为事实上的浅化金融。市场的约束影响了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因此中国M2/GDP过高而偏离经济增长也与金融体制的一些制约因素有关.
(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居高
在2006年6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公布的中国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据中,四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5.73%.
在我国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但是由于体制原因,银行注入企业的大量信贷资金被低效使用或产生无效沉淀,当然只能靠不断的新增贷款去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推动既定经济总量所需要的货币量越来越大,结果自然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持续地快于GDP的增长,导致M2/GDP比率的持续上升.
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比较高,一方面,说明银行的贷款回收比较困难,银行的贷款周转慢。为了维持银行的运转,银行必须不断地提供新的信贷。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实质上表现为国内储蓄的一种扣除,这种银行投资失败因为经济体隐性担保的存在而无法由最初的投资者(存款人)来承担,因此中国的M2循环表现为一个具有巨大漏洞的流量不断衰减的开环,从而使得M2/GDP的比率居高不下。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新增贷款不良资产比率的降低或者原有不良资产的处置都产生的都是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正效应,反映在M2/GDP比例上的影响就是增速变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