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影响生产效率、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我国是一个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城乡居民不存在所谓的收入差距问题。改革开放的30年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现象,可以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7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的原则主导着收入分配。这种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不存在现在所讲的收入差距问题,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社会既没有效率,又制约了收入提高的可能性。此阶段加大居民收入差距既是提高经济效益所必需的和必要的,也是发展与改革阶段不可避免的,这是飞跃性的进步.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尼系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处于0.2以下为收入分配高度均等;0.2~0.3之间为收入相对均等;0.3~0.4属于合理区间。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结果,1978年我国城镇基尼系数为0.16,说明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非常低,农村基尼系数处在0.2左右,比城镇基尼系数高0.04个点,这一系数表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比城镇高,但仍比较平等.
此时居民收入虽然比较均等,但实际上是共同贫穷,普遍贫穷.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号角———改革开放的列车正式启动.
1982年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体制改革,最有效地将农民的收入同他们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这种经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农作物产量增长迅速。为了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不断提高,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诸如化肥、农药等的价格都下调,这些措施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与此同时,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农民的收入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增大了对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需求,促使城市中这些部门得到相应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扩大,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还是劳动收入,基本上处于同一收入水平.
从1984年开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对国有企业先后实行了利改税、企业承包制等措施,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所有制结构发生多元化变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城镇,人均收入不断攀升,平均主义这个最大的分配不公问题得以解决,新的收入分配格局开始形成,发挥了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十三大还再次重申: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相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加之非国有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镇人均收入不断攀升.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又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期。国家加大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力度.
1996年,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生产要素市场逐渐发育,尤其是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为资本投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多种经济成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收入分配体制也有了更大突破.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得以具体化。“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明确“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发挥了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由于劳动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占有要素的不平衡,收入差距自然会拉大,尤其是非劳动收入明显拉大了收入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下一篇:浅析中国旅游商品的现状和发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