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优劣势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三)外包企业品牌知名度低
  由于同处亚洲,受地缘因素影响,我国软件企业主要面向日本市场,总体上处于低成本竞争阶段,没有形成相应优势;此外,作为软件外包主要市场的欧美国家,对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缺乏了解; 同时,我国企业对于自身能力缺乏认识,很少企业获得承接软件外包所需的高级国际资质认证。总之,我国的服务外包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尽管中国各个软件园与所在地政府都为此做了积极的准备,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开展了宣传活动,但未能有效消除国际客户对中国的主要顾虑。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服务离岸外包行业缺乏一个有影响力、能够真正代表国家服务外包行业的行业组织,无法与政府共同制定品牌策略并在国际上针对中国的独特优势定位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四、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政府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拓展空间、创新体制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从产业发展方向、资金倾斜、重点扶持、需求引导、市场管理、人才、国际合作政策上, 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部门、地区和服务外包企业间的关系。要切实贯彻落实我国政府为发展服务外包提出的“千百十工程”。其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对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给予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便利, 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再次,加大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帮助和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并注重培育动态比较优势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承接商业服务、营销、旅游等劳动密集型外包业务,同时积极承接软件开发、通讯信息等技术密集型外包业务;另一方面,发挥我国承接日韩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以发展日韩市场为立足点,稳步开拓欧美市场。从政府层面积极推动中日、中韩软件企业继续合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日韩服务出口,在此基础上稳步开拓欧美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服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我们在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要加强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应顺应国际外包业务发展趋势,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要加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教育、研发和创新, 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的发展。通过推动和培育比较优势的持续发展来形成未来的动态竞争优势, 并提升传统比较优势, 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
  (三)注重培养服务外包方面的专业人才
  从印度成为软件技术强国的经历看, 其根本优势是人力资本优势, 印度目前拥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IT专业人才。针对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呈现出的结构性失衡状态,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措施,改变人才培养战略。首先,高等院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要针对软件外包人才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 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顺应发展服务外包业所需的人才趋势;其次,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软件制作能力,加大有关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双语人才、软件出口人才的培养,为开拓欧美市场做好准备;最后,要注重管理者人员的培养,提高其在战略策划、项目管理、组织领导、沟通谈判、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实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便其在更广泛的全球市场上从事服务外包业务。
  (四)加强企业自身实力,提升国际接包能力
  针对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上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规模小、实力薄弱等问题,我们应加快行业整合速度,培育领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的服务外包机构。例如,印度的NASSCOM (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 成立于1986年, 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是印度IT软件及服务行业的商会与软件贸易的主体, 它以公司形式组建行业组织并大力发挥了行业协会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制定行规行约,协调行业内部会员之间的关系,实行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其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服务供应商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强强联合,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彼此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以便增强国际竞争力。再次,可以借助外资力量,通过引入外商直接外资,成立中外合资外包企业。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掌握国际外包市场的信息和动向。
  (五)打造“中国外包”的国际品牌
  首先,政府应明确制定中国的总体外包品牌战略;强有力的行会组织通过宣传等有效手段,使得全球外包客户对中国在服务外包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能力及优惠政策有全面的了解;建立国家级服务外包的权威性论坛,形成执行品牌战略的重要平台,树立中国服务外包业的良好形象,实现与全球外包客户和服务提供商的定期交流;紧紧抓住目前在中国发包的知名跨国企业,以高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完成相应的承接任务,进而获得跨国企业发包商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合作宣传中国承接外包业务的能力;协调各地服务外包宣传工作,既保证与整体品牌战略一致,又帮助各地发挥地方独特优势。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