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寻中印贸易竞争中求合作之路
(二)贸易壁垒
尽管印度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其开放性仍显不足,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较多,对中印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影响。2007年OECD的一篇分析报告指出,在“金砖四国”中,印度对进口货物和服务的保护程度大大高于其他三国。而且,印度一直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对中国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互信不足
由于中印两国之前存在的一系列政治问题,导致两国政府互信不足,民间交流也十分冷淡。在双边经贸往来中,存在市场信息不通、贸易渠道不畅、经济风险较高的问题。并且两国虽然领土接壤,却至今没有铁路相通,因而大部分商品贸易只能通过水运完成,周期较长。
三、促进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两国互补性贸易,整合各自优势行业
首先,我国应扩大对印工业品的出口,并加大对印度农产品和矿产品的进口。通过政府及商业间协议,形成对印度农、矿产品长期稳定的进口渠道。这样也有利于我国应对目前不断增加的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其次,充分利用印度的优势行业,如制药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把印度的优秀企业引进来,吸收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后发优势,增加我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再次,中印双方因重视同为亚洲文明古国的巨大的文化优势,促进双边文化交流的同时,整合双边旅游业开展双向旅游,联手促进对西方国家游客的吸引。这就要求发展两国间陆路交通与航空业,增加公路与铁路运输,加开两国国际间航班。
(二)树立双赢观念,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
两国政府间应加强经贸合作,抵御贸易保护主义诱惑,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贸易限制,进一步放开市场,扩大可投资领域,改善经贸合作。我国企业应利用自身在制造业中的优势,扩大对印度的投资,一方面有利于绕开印度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同时,中印应早日展开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议程。借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边贸易急剧扩大的经验,中印自由贸易区也将在减免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增加进口配额等的优惠政策下减少贸易壁垒,大幅增加双边贸易额。并且,由于中印贸易占中国与南亚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中国与印度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也将有助于推动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三)加强两国政府间交流与民间往来,增加互信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印度人士对中国抱有敌意,而一些经贸问题根本上都是因为政治互信不足造成的,如高科技产品出口、关键领域的贸易与投资等。针对此种情况,我国政府应加强两国政治上的往来,及早解决边界问题,以政治友好促进经贸合作;应扩大民间文化交流,消除敌意,增进感情。
综上所述,中印两国贸易关系虽有竞争,但合作前景仍十分广泛。随着两国在产业合作、贸易平衡、政治互信等方面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印贸易关系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地向前迈进。
:
1、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文富德.中印双边经济联系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2004(3).
4、王川等.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印自由贸易区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
5、马玉霞,李颖,陈晶.浅析中印商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积极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6、闫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