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湖北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培育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植槐,邓艳 时间:2013-02-14
    【摘要】 从“十五”到“十一五”,引领湖北发展的增长极,主要是武汉及武汉城市圈,而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不但应继续发挥老增长极的引领作用,还要培育发挥新增长极的支撑作用,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三箭齐发、多极并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湖北 跨越发展 增长极
  
  一、“十一五”湖北增长极现状分析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爆发了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或不平衡增长的大论战,经济发展极理论应运而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著作中首先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20世纪80年代增长极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其合理成分为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所借鉴并有所创新,提出了梯度转移理论、点轴系统理论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但开阔了人们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视野,同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支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转变传统的均衡发展思路,让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率先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他们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国发展,作为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国家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投资、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东部的极化效应得到发挥,吸引了包括海外资源和中西部资源的大量涌入,在东部沿海从南到北围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城市圈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形成了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进入世纪之交后,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理论,特别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大大地加快了中西部地区新增长极的形成。从中部地区看,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的主要增长极,比较令人瞩目。2004年以来,湖北省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全省生产总值在2005年652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5806亿元,五年增长1.42倍,实现了年增长由1000亿到2000亿的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从728亿元增加到1919亿元,年均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1.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8万亿元和1.46万亿元,增长超过1.5倍。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03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的投资总和;“十一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十一五”以来,不但武汉及武汉城市圈率先发展,同时宜昌、襄阳两市的发展也随之提速。2008年,宜襄两市GDP双双突破1000亿元,是继武汉之后全省GDP率先超千亿元的大中城市。2009年两市经济总量达2544.34亿元,占全省比重19%。2010年两市经济总量达3085亿元,占全省比重19.51%,“省域副中心”作用开始显现,表明全省“一主两副”三箭齐发的格局开始形成。
  但“一主两副”的格局尚处雏形阶段,增长极作用有明显的局限性。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主两副”对全省的带动力仍显不足。从总量看,湖北地区生产总值不仅一直低于河南,与湖南相当,而且也低于2010年江西和山西。从经济增速看,“十一五”时期,湖北省GDP增长1.43倍,低于湖南(1.44);人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山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江西和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山西和湖南。第二,“一主两副”三极中,“主”强“副”弱的格局并未改变。2010年武汉GDP为5515亿元,占全省比重34.89%。第二位的宜昌为1547亿元,占全省比重9.78%。第三位的襄阳1538亿元,占全省比重9.73%。与河南省比较,郑州GDP为400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7.43%。洛阳238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0.37%。南阳2065亿元,占河南省比重9%。与湖南省比较,长沙市4547亿元,占湖南比重28.59%,岳阳1539亿元,占全省比重9.68%,常德1491亿元,占全省比重9.38%。第三,除“一主两副”三极外,湖北其他增长极太弱。昔日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黄石市居然由湖北第二跌落至湖北第九。截至2010年末,湖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只有3个,而河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有12个,湖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也有6个。这也就是近两年湖北GDP被湖南超过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考虑强化新增长极的发展。就武汉城市圈这个老增长极而言,结构也亟待优化,改变武汉与周边八个城市发展差距太大的局面。根据2010年的数据,黄冈市GDP为850亿元,孝感市为800亿元,几乎只相当于武汉市的零头,且“1”对“8”的引领作用也不够。各市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湖北以外,而不是武汉。在缺乏社会性专业化和协作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计划和重点投资建立起来的增长极与增长极的自组织过程,被严格的行政体制所隔断,而且由政府推进建立的增长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表现出极大的疏离,使得企业间的连锁作用、扩散作用都未发挥出来,从而使现有增长极成为孤岛或飞地。
  二、湖北老新增长极并举的基本思路
  1、提升武汉。就是提升武汉综合竞争力,优化老增长极,更好地发挥武汉在湖北跨越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崛起中的领头羊作用。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两副”战略以来,武汉、襄阳、宜昌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其中,武汉市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台阶,交通、区位、科教、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等优势进一步凸显,综合竞争力、发展后劲和辐射带动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深入推进“一主两副”战略,支持武汉进一步做强做大,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武汉的龙头带动和支点支撑作用,而且有助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市要在全省继续当好“龙头武汉”,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全省跨越式发展中有更大担当,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要建成“支点武汉”,发挥武汉综合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在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中发挥“支点”作用,要树雄心、立壮志,按照“建设湖北的大武汉,更做中国的大武汉和世界的大武汉”目标,全面复兴“大武汉”的历史地位,成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大武汉,成为中部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乃至促进中国内陆崛起的支点城市。
  2、壮大宜襄。就是在大武汉之外,重点做大做强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十二五”湖北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尽管迄今为止,宜昌、襄阳两市的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9%、16.1%和11.2%,远远低于武汉市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的36%、35.6%、38.7%(2009年数据),但“十一五”两市发展势头好,处于新型工业化加速期和城市化快速扩张期,均已迈上了跨越发展轨道,已开始凸现为湖北的新增长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增长与调结构兼顾,在转型中谋增长。两市经济总量分别在2008年、2009年比2004年翻一番。宜昌、襄阳作为发展中大市,在应对危机中突破性发展,可以说是同时期湖北发展中大省弯道超越的一个缩影。二是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与发展新兴支柱产业相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凸显。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省仅次于武汉,近年通过实施“两个专项行动”,即实施科技中小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专项行动和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行动,以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宜昌高新技术产业也明显加快。在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促使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省级以上高新企业已达106家,2009年实现增长值80多亿元,占全省6%。三是注重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由“短腿”变主力军。两市均是市带县的工农业大市。针对过去县域经济“短腿”问题,宜昌市既实施“沿江突破”战略,发挥沿江市县的先行带动作用,又发展“飞地经济”,优化山区经济工业布局。襄阳市在发展中心城区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2009年,宜、襄两市县域经济进入全省前20强的达5个,占2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