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金融危机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邹福勇 时间:2013-02-14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导致审计风险,从而导出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含和理论沿革,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分析了新经济形势下加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的举措。 
  【论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金融危机;审计模型 
   
  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突显,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此,导致的实体经济经营风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CPA行业的审计风险。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不利的情况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显得尤为必要。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含及理论沿革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随着国内外重大审计失败事件的不断发生,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审计职业界和学者的关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审计方法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审计发展的早期,审计方法是账项基础审计。由于早期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性质单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心在资产负债表,即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具体审计,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二是1950年代起,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兴起应用。这一阶段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注册会计师通常将企业涉及交易和账户余额作为审计重点。三是1970年代以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逐渐兴起。从审计方法的发展历程来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审计方法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自2001年发生银广厦事件后,风险导向审计就成为业界的一个重要话题。 
  然而,我们同时应看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又称控制风险导向审计,它所运用的主要是三因素模型,即审计风险=因有风险ⅹ控制风险ⅹ检查风险,它要求审计人员在充分评估因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检查风险,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起来。它主要是基于二因素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ⅹ检查风险,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从经营风险入手,进而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此审计时应首先考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进而找出财务审计的风险点,针对风险点设计相关审计程序,将对风险的判断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务中,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都有其缺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之间往往很难区分,同时它们之间也并不是独立的,也不应该用数学公式表示。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整个社会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表现出的突变行为和复杂特征突显,其对企业经营的会计报表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财是对传统审计方法的扬弃,它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其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其业务流程。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 
  应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在国际上的应用也较为普遍。2003年10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通过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IAASB逐渐将风险导向审计过程。我国中注协也在2004年10月发布了修订后的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不仅将使审计风险准则与国际接轨,同时也为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进入实施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审计目标的变化,特别是在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下,我国的的经济环境也遭到严峻考验。就企业而言,就可能存在现金流方面风险、投资方向错误、做假账等方面风险。同样,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受到严重考验,因为企业经营风险有可能转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真正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加大风险评估力度,审计时更加关注因金融危机引发的资金流风险和做假账风险,这同时需要审计人员宏观分析基本面的东西。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