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推动内地开发区科学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论文关键词】内地开发区;科学发展
兴办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内地开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国内形势看,国家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东西部地区产业互动、合作合作共建示范区,从而为内地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国际环境看,随着全球绿色经济高潮的到来,尤其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等概念的提出,为引进和发展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不过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内地开发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切实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开发区科学发展。
一、内地开发区的作用与地位值得肯定
开发区是内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排头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快发展方面起着带头和表率作用。实践证明,创办内地开发区的决策是正确的,内地开发区的基本经验是成功的。至少,回顾内地开发区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特点和成功经验:
第一,在条件适合的地区,有选择地进行集中、连片、成规模的工业开发,有效地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了产业的合理布局,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问题,逐步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化生产基地,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市场发展的进程。
第二,内地开发区的出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投资环境,对外商、外资有相当的吸引力。目前,包括全球500强在内的外资企业纷纷到内地开发区落户办厂,内地开发区也因此成为直接利用外资最集中的地方。
第三,内地开发区吸引了大批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现今,在内地开发区工作的成千上万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已经构成了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第四,由最开始、最普通的工业开发区起步,内地开发区出现了产业集中化程度更高、技术档次更高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新类型、显示出内地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五,从国家到地方,针对内地开发区的建设制定了不同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通过对内地开发区的管理,各级政府摸索积累了许多驾驭经济、指导企业的成功经验。同时,各级政府也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换。
第六,在“中国模式”的赞誉中,内地开发区建设各具特色与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和样板。
二、前期内地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内地开发区数量多,面积大,占用耕地多。早在2003年,国务院五部委联合督察组在各地的督察中就发现,内地省级以下开发区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已经统计出的数量,甚至个别省份乡、村都有内地开发区。内地开发区占用土地的数量十分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2002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2.4万平方公里)。同时,内地开发区占用耕地现象也很严重,而且大部分是农民的耕地,据统计,内地开发区占用的土地中55%以上是耕地,有的内地开发区占用耕地的比例高达80%以上。
二是为了争食外资资本,各个开发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国土出让金和税收大量流失。各地在土地供应上完全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而是给足优惠政策,以低于成本价供地,甚至零地价供地。同时还推出各种税收减免、配套融资、政府提供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以吸收更多的外来投资。如此行为,造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大量流失,据估算,近些年来内地开发区土地优惠政策减免的出让金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三是农民补偿政策难以落实,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受到损害。内地开发区的过度建设,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仅1998年至2002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累计1357.3万亩,按我国人均耕地1.51亩的水平计算,5年有近900万农民失去土地,即使从中扣除一部分因加入城市化进程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失地农民仍相当可观。但由于在以前的政策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规定偏低。同时很多的内地开发区低价供地,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兑现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受到极大的损害。
四是各个内地开发区产业结构雷同,资源大量浪费。当前我国内地开发区建设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重复建设,据对“长三角”地区的14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统计,排在前四位的支柱产业都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达到70%以上。内地开发区产业布局重复,最终结果只能是制约经济发展,造成社会资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