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有资产管理与理论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庄艳青 时间:2013-02-14
  【论文摘要】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控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全面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构建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 
  【论文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目标和意义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 
  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财产,是指政府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利。 
  1.国有资产根据性质可分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三大类。我们平时所说的狭义的国有资产就是经营性资产。 
  2.经营性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投在企业中的资本及形成的资产及权益;行政事业性资产是由国家拨款等形成的用于行政事业事务的有关设施与设备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是指有开发价值的国有资源。 
  3.三种资产的属性不同,对其管理的机构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对于资源性资产,大多数国家主要由政府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主要以国家出让开采权而予以变现,也有的以资源税的方式予以转化。 
  (1)用于生产经营,直接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再生产和流通等经济领域构成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必须的要件。 
  (2)具有增值性,即能以盈利为目的投入生产经营或使用,在资本运作中作为一定的资本形态而存续,要求其占用者追求保值增值。 
  (3)主要由企业占用,这是由资本的增值性和企业的盈利性所决定的。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可以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上而言,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维护国有产权合法权益,保卫资产安全,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服务,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调控功能。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划分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理顺国有产权领域关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国现今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由我国的特殊历史国情决定的。长久以来,尽管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探索,并在探索中找出一条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改革道路,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 
  三、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的先进管理经验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显著,归其根源在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中国家和企业责、权、利关系不清,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使之与中国当前的国情相结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针对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相当规模的国有资产,也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分析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典型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1.美国的管理模式 
  美国的国有资产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比重较大。其主要分布在邮政、公路、铁路、电力桥梁、机场、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美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实际是完全由政府拥有、经营,可以说是政府财产,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责的财政基础。美国政府在管理体制上主要是企业国有资产以政府公司控制法为基础,表现在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并且采取租货经营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美国的国有企业受国会的监管,对国会负责。这种模式主要内容是美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由国会代表公司拥有,通过立法,确定国有企业的组建、经营范围、市场准入和销售领域及价格权限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国有企业董事长由总统任命,提交参议院审批。董事任期固定,不得随意罢免,议会有权不定时审查国有企业的运作情况,并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重大决策,包括撤消、兼并和出售国有企业。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