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倩 时间:2013-02-14
  【论文摘要】可收回金额应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是在我国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很难准确取得,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市场环境;可变现净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选择等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有随意性。因此存在使得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隐患。本文从确定可收回金额的三个因素的计量出发,提出合理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 
  1.公允价值的计量 
  我国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层级结构估计。第一层估计,当存在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公允价值应运用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进行估计;第二层估计,如果不存在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公允价值应运用活跃市场资产的买方出价进行估计;第三层估计,既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应运用可以获取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但这一层级估计结构也存在不足。首先,当信息可以获得时,销售协议价格或者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的买方报价是公允价值估计的最佳证据,如果双方“默契”地达成某种协议或买方价,那么这一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或买方价就很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再者,在既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用以计量公允价值的信息就完全是人为的主观判断,只要被认为是“最佳信息”就可以用以计量公允价值,在适用上没有具体可行的标准,留下人为的操纵空间。 
  2.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以及最终处置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从此看出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需综合考虑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折现率三方面的因素。 
  2.1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根据《资产减值》的规定,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志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2.2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适用性问题 
  资产减值准则把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最多涵盖5年的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第二部分是预测期之后年份的预计现金流量。资产现值等于预测期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加上预测期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预测期后现金流量一般应以稳定或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预计。然而预测期后现金流量的增长率假设,并不一定符合客观情况。现金流量不可能一直按照递减的增长率增长,在经历一段时期后,现金流量会趋于平稳,这时两阶段模型不再适用于估计资产现值。 
  2.2.2 资产组的划分比较困难 
  资产组相当于国际资产减值准则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是最小的可辨认的一组资产,该组资产基本上能够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其他组别资产的方式创造现金流量。从理论上讲,以资产组为基础来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资产组的划分将面临较大困难:(1)企业对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缺乏经验。无论是资产组的划分,还是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都需要以企业的现金预算为基础。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编制长期预算的惯例。(2)资产组的划分需要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方式、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因素。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