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经济时代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2.2.2在投资管理方面。市场经济下,医院要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财务人员要履行监督、检查医院经济活动的职责,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参与医院大型项目、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切实保障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财务人员通过综合的运算方法,对项目投资科学地加以分析评判,为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提供经济分析结果,参与经济决策做好参谋,向决策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医院投资的内容主要有购置医疗设备、基本建设以及并购其他医院等。现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一般由领导或使用部门提出。对医院购置和更新设备特别是大中型设备前.财务部门应积极参与,对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等作全面、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作出可行性研究分析,以免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
2.3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充分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实现对资金流量的严格控制。在执行财务预算中,实行“一支笔、两条线”相结合的办法来管理医院资金。“一支笔”是指医院的资金在全面预算的前提下.只能有一位院领导负责统筹安排。“两条线”是指医院要严格控制收支两条线.实行财务统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即医院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收人全部纳入财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不允许任何部门保留“小金库”自收自支。
2.4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实行医疗成本核算。要搞好医疗成本核算类型,借鉴企业、商业成本核算经验,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及其方法。打破了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形成的一整套旧的管理体制,由管理型变为经营型,强化财务平衡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也必须和企业一样,把管理作为主要一项来抓,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适应科室核算向成本核算的深化。适应商品经济的管理要求。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内部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才能在未来竞争中领先。
2.5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财务管理人员.现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强化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医院领导有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会做的更好。如今的财务会计人员不光是一个“核算型”人才.而且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知识型管理人才。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要适时地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拔会计人才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会计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深入持久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医院的经济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总之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同时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只有开拓思路,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才能在经历额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