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家市场发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论文提要:政府对国企干部人事任免权的刚性约束,导致了产权约束缺住、国企严重亏损、资产流失、腐败成风和企业家主体异化、功能扭曲以致资源稀缺。因此,政府放弃对国企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建立独立的市场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家服务中心,加大教育投入v7,及建立企业家市场,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家(也称为经理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诸多要素市场中,“经理人市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做为“经理人市场”的主体,无论是经理、厂长、总裁,还是执行局主席,都可以称为企业家。它的生存及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充分的市场化。但“经理人市场”这一概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1.我国目前拥有千千万万的厂长、经理,但企业家却相对稀少。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一个概念的两个层次。企业家是经营管理者,但经营管理者不全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拥有经营和管理资产的专门知识,以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为职业,以企业资产增殖为目标并据以获得相应收入、声誉和社会地位的专门人才。显然只有专吃使企业资产增值这碗饭的人,才能被称作企业家。
按照上述标准,我国的厂长、经理,尤其是国企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数不合格。原因不是他们拥有的专业知识或业绩如何,而在于他们吃的是“官”饭,他们的收入、声誉、社会地位与所经营企业资产的增殖没有直接的数量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者主体功能发育不全,市场化不充分,导致了我国目前企业家资源的稀缺,这同样说明了整个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不良。那么,在当前我们有无数个厂长、经理,而缺乏企业家的情况下,时代呼唤企业家也就成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2.人事任命制度约束了企业家市场化程度的发展。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近九年时问,两权分离使国企获得法人资格是政府市场化取向的目标选择。国企的市场化改造在劳动、分配、股份制、金融资本优化配置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不合逻辑的是,做为国企经营管理核心和灵魂的厂长、经理,却迟迟得不到“市场化”。经济权力的下放和人事任命权的刚性约束,造成了逻辑上的悖谬,使经营管理者主体异化.功能扭曲,经济行为能力弱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另一方面,是政府死死抓住人事任免权不放,造成企业家有市无场的格局。
令人窘迫的是,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入新世纪们槛的。加入W TO的临近、新经济时代的兴起、整个经济制度的变革,都需要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解决企业家市场化问题,尤其是为企业家市场的生成,发育提供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这是我们当前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人才危机与阻碍企业家市场化的原因
当今世界,人力资本比金融资本更加重要,全球化的人才争夺大战己经打响,发达国家为解决自己的人才需求,利用雄厚的财力和充裕的科研、生活条件向发展中国家争夺人才;现在全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已登陆中国人才市场。中国虽然是人口资源大国,但人才资源捉襟见肘,有人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人才将短缺1000万。无疑,对于要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来说,已陷入人才危机,而企业家队伍的现状,更堪忧虑。
第一,人事任免制度的刚性约束,使厂长经理主体异化,功能不全。这里的根本症结是产权问题,解决问题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是强化所有者约束,这在国有企业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有资产不具备人格化的特征。二是弱化所有者约束,但它的前提是职业化企业家队伍的出现。当前,在国企没有企业家或者说没有企业家生成发育条件的情况下,简单地放权,就意味着产权的约束缺位。今天的现实是,政府以非经济性偏好,企图通过人事任免权约束经营管理者,来达到产权约束的目的,其结果必然是,在下放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将产权约束一篓子给了厂长、经理们。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企扭亏步履维艰、潜亏严重、短期行为、贪污腐败、在职消费、吃喝挥霍现象的背后,是政府非经济偏好造成的产权约束缺位和厂长、经理的主体异化。显然,只要政府不放弃对企业干部的人事任免权,企业干部就永远成不了以企业命运为依托、洛于职守的企业家。既使实行股份制,没有制度也没有逻辑能够保证厂长在被授于全权后不会胡作非为。
第二,人才少,基础差,制约了企业家队伍的发展后劲。我国是人口大国.人才资源却相对稀缺。究其原因,首先,教育投入不足。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整个人口的知识结构层次偏低.大学教育至今在我国仍是精英教育。美国人口中获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30%以上,而我国只有1.600。即使在这稀缺的人才资源中,真正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其次,在职培训滞后。由于我国的在职培心11是据国家政策制订大纲,按行政序列部署进行的,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各种教材切合实际差,理论陈旧、往往使培训走过场,流于形式。第三,职业教育进入学历怪圈。在重学历、轻能力、“一刀切”的政策诱导下,人们抑本趋末,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证书一大堆,干嘛嘛不会”的浮夸现象产生。第四,人才流动的制约。因传统体制的影响,各种户籍管理、劳动人事、身份级别‘晋升秩序的政策性因素,使人才流动市场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企业经理因人事关系、工资福利、住房津贴等传统因素,不愿进入市场,从而大大制约了人才的流动。
第三,缺乏激励、吸引力差,我们知道,企业家是高风险性的职业。它要独立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承担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风险和商业风险,随受各种不确定性的结果。加之,买方市场的形成,竞争之惨烈,变数之诡奇.使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这徉一种职业,一般人士都望而却步.对企业家缺乏吸引力的关键因素是激励机制缺位。试想,一个经营大型国有企业的经理,弹精竭虑、鞠躬尽瘁,每年为国家实现利税几十亿乃至上百亿元、他除了得个奖章,评个模范之外,合法收入与政府中喝茶聊天的同级干部并无差别。退休后,养老保障机制的“一刀切”,使之与无作为者一般无二。反之,他即使不努力,把个大型企业亏的一塌糊涂,只要个人不贪不占,照样可以易地做官.这种结构性弊端的结果,必然是企业难搞,厂长难当、"59岁现象”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