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应对中整合利用国际资源的利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洋 时间:2013-02-14
摘要:文章以全球化为视角,对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中利用国际资源的利弊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化解公共危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共危机;国际资源;全球化
  
  所谓危机是指“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危机可分为一般危机和公共危机。一般危机主要局限于私人部门层面上的危机,而公共危机是指对全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利益构成威胁的状态或事件。由于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内部之间矛盾的加剧,现代社会已进入了危机频发的时期,任何国家和政府都将始终面临或隐或现,或急或缓的危机挑战。如美国“9.11”恐怖袭击国际恐怖主义危机、“禽牛感”、SARS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印尼海啸、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巴基斯坦洪灾等自然灾害危机以及2011年3月1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危机等,都严重危害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这些公共危机事件让人们一次次地意识到,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摆在各个国家、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公共危机应对网络
  公共危机由于其具有的突发性和紧急性、严重威胁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超国家属性或全球性等特点,所以在应对公共危机时需要最大可能地吸收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其网络主体主要有政府、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公众以及国际资源这五个方面。其中,政府部门是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中起着中心枢纽的作用,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同时公共危机应对的好坏也影响政府的形象及其公信力。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是危机应对网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的人员派遣、物资援助、募集资金、心里援助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会公众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威胁对象,因此也是危机应对的“直接主体”。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可能地降低或减少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或损失。公众自身的危机意识、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同时也是决定政府危机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国际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愈加重要。本文将着重对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中利用国际资源做相关分析。
  二、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中利用国际资源的优点
  全球化时代国际交往日益增强,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村”,这也使得公共危机的蔓延和影响愈来愈呈现全球化。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及海啸并导致核泄漏事件,再次引发了全世界人们对核危机的恐慌和关注。对这种全球性的公共危机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解决的,需要寻求多国的合作,整合利用国际资源来加以应对。得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一些国家都对本国的核设施进行安检。如中国立即组织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严格审批核电项目。德国暂停2010年通过延长核电站运用期限计划3个月,在此期间,对所有17座核电站安全性进行毫无保留彻底检查。瑞士宣布暂停境内5个老化核电站更新换代计划及新建核电站计划,强调安全是当下最重要问题。同时,各国应在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中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挥其优势。
  (一)通过利用国际资源,降低危机救治成本,提高危机救治效率
  由于公共危机其特有的属性,使得遭遇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在应对危机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资源紧缺。不仅体现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的紧缺上,同样也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匮乏上。特别是对于某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致使许多鲜活的生命因国家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而白白葬送。但如果接受国际社会合理的救援,如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水平或高水平的专家建议,则可以大大减少危机救治成本,提高救治效率。
  (二)通过利用国际资源,可以有效消除危机,重建文明和谐的世界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往往使得发生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公共危机发生“蝴蝶效应”,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甚至引起全球性的波动,引起人们广泛的恐慌和不安,破坏了人类文明和谐的生存环境。如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经济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各国在寻求自救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国际间的协调,共同采取行动,在走出本国经济困境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在危机应对中,整合利用国际性资源可以有效消除危机,重建文明和谐的世界。
  (三)通过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树立开发负责的国家形象
  对公共危机的处理,也是对一个国家政府能力的考验。在危机中,政府面临的挑战不单纯是一个危险性事件,而是一种涉及内部与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特别是“世界地球村”的信息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异常迅速和宽广,如果一国政府不能很好地应对本国的突发性危机,不仅使本国的民众对其不信任,同时也会有损国际上的形象。笔者从中国1978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比较加以说明。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一个拥有120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这不仅是中国国内的灾难,也是整个人类罕见的自然灾难。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中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伸出援手,主动表达救助意愿。但由于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党和政府拒绝了国际援助。这也导致唐山地震中死亡人数高达24余万人,灾区重建工作也举步维艰。而在中国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对国际援助的态度则从被动转向了主动。在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便呼吁国际社会实施人道主义救助。据统计,汶川大地震共接受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援和救助,极大地提高了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效率,同时也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政府讲信用、负责任的风范。
  三、公共危机应对网络中利用国际资源的弊端
  (一)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国与国之间发生矛盾
  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宝贵,而各国对危机所提供的应对措施又不全然一致,并且又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就使得危机应对过程中各国人员之间难免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不仅影响了危机救治的过程,伤害了两国或多国人民的感情,甚至矛盾会激化、上升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政治外交上的摩擦。
  (二)一些国家或组织从各自利益出发,做出损害受助国利益的事
  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以实施国际援助和人道主义救助为名,实则是为了窃取受助国国家机密、干涉该国的内政,甚至是控制该国为目的,而实施一些危害受助国利益的行为。这也是公共危机管理中国际救助的困境。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