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物价上涨,谁是幕后推手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流动性过剩派认为,物价上涨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大,市场上的流动性就强,过剩的流动性导致了通货膨胀。
3.1全球范围的货币发行过量
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依旧震荡,美国为了弥补其本国巨大的经济损失疯狂地发行货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世界金融体系像一个密不可分的大网络,网络内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各个国家都先后呼应美国,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毋庸置疑,现今世界各地的货币普遍超发。
货币主义学派专家曾说:“美国滥用货币政策是罪恶之源。”美国一意孤行地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借口滥发货币,不仅降低了百姓的购买力,伤害本国民众的利益,也使得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受到牵连和影响。CPI“发烧”发生在中国,“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近期CPI涨幅均大大超过了预设的通胀目标。“美国生病,其他国家吃药”的现状目前还难以扭转。
3.2 中国:迟到的通胀
催生此轮物价上涨的流动性泛滥背后,正是中国持续多年的货币超发这一幕后核心推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重创,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了一揽子的刺激政策,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展宏图的同时,巨量的货币投放正在或已经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我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10年年均增速超过17%。即使剔除2009年27%的畸高增长,2000-2008年的9年间,M2平均增速也高达16.5%。然而,过去多年货币超发过程中,通胀并没有迅速抬头,物价上涨并非政府与百姓担忧的主要问题。因此,人们不禁更深一层追问:货币一直在超发,而物价为什么现在才涨?这一追问,是近年在中国经济学界逐渐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中国之谜”的核心设问。
超发的货币如老虎一般,越养越大。当老虎被关在资本市场的笼子里时,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热闹非凡。房价在刚性需求与炒作的双重助力作用下“扶摇直上”,在2008年经历了一个小幅回调后,2009年借着大规模救市政策的出台,步入最后的疯狂。“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恶性通胀,是因为自然经济成分比较强的国家自身拥有一个储备。很多资源不在市场里面,通过改革把它放到市场里面,这些资源就要吃货币、消费货币。”如果没有大幅飙升的房价将资金“捆绑”在这个蓄水池中,这些钱流到商品市场,通货膨胀早就出现了。
3.3 货币老虎涌入商品市场
民众的呼声和抱怨声不断给政府施压,政府不得不下大力气出台政策以掌控局面。于是,购房限制令、贷款高利息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一路高歌”的房价暂时被控制住了高攀的步伐,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高度价位上。然而,当高涨的房价遭遇急刹车的同时,货币这只大老虎也悄声无息地转移了阵地,逃出了股市和楼市,跑进了商品市场。猛虎出笼必将乱咬一气,迟到的通胀终于显现。
退出了股市和楼市的大批资金另谋出路,投资不成改投机,炒起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急剧的价格上涨在民众和媒体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情绪。过去的半年内,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过去16个月来的最高值。
更为糟糕的是,跑进商品市场的猛虎不止是撤出楼市和股市的闲置资金,还有大量的国外热钱。面对政府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炒楼资金不敢盲目进入,股市也不景气,热钱也只好见缝插针地炒起了农产品。货币泛滥,全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从而引发全球性的价格上升,带来了严重的资产泡沫。
由此推断,过量的货币发行导致了过剩的货币流通,国内外大批的闲置资金流入商品市场,物价上涨也就成了必然现象。
4结论
综上所述,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民众的心理预期等因素都对此轮物价的上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追根溯源,全球范围过量发行货币、我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及国外热钱的疯狂涌入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才是此轮物价上涨幕后的真正推手。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其仁. 货币老虎越养越大——汇率与货币评论(21)[N]. 经济观察报,2010-10-18(044).
[2]苏均和,程伟力. 影响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及政策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2010(11).
[3]陈永昌. 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后患无穷[J]. 中国外资, 2010(11).
[4]白田田.2010年农产品价格浪潮汹涌涨价背后资本潜伏[N]. 经济参考报,2010-12-27.
上一篇:西方流通组织理论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