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重组经济学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2-14

    摘要: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起步晚,发展慢,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物流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水平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迅速扩大规模,提高服务,整合优化资源,必须走并购重组之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并购重组  现状
    1 第三方物流概念
    第三方物流(TPL&3PL)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外包,最早是欧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将外包思想引入物流领域,就产生了“物流外包”的概念。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目前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关系,如在J.M.Arick和C.S.Calkins的相关着作中,第三方物流是“货主和第三方公司之间的一种关系,与传统的基础服务相比,提供更加广泛的,为客户定制的服务,其特点表现为一种长期的、互利的关系”;在我国,“物流社会化,国外又称第三方物流,是指商流于物流实行社会分工,物流业务由第三方的物流业者承接办理”(彭望勤,1998);我国200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是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为了发展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需要。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通过物流环节的不断优化,能够降低库存、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很难适应工商企业和制造企业的需要,所以需要迫切发展物流企业。
    2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从1994年宝供注册成立第一家“物流业”划分的公司以来,中国目前已经注册70多万家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企业高度分散,比重低,仅能提供单一服务,信息化水平低,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2.1 企业发展规模小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规模较小。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与国际上相比差距很大。预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第三方物流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2 企业功能单一、服务范围狭窄,增值服务薄弱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业务局限与传统的运输与仓储活动,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落后,竞争力薄弱,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务。同时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服务,增值性服务如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少,不能很好的满足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涉及到采购、供应、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入世后,UPS等国际巨头进入我国给我国弱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3 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设施落后,效率低下 世界大的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我国有几家大的物流企业拥有全车性的仓储网络或货运网络,但是互联网、条码技术、EDI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未充分利用。有的物流企业仓储能力低下,现代化程度低,导致整个物流效率低下。同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严重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