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论文关键词: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IASB;ABSJ
1 日本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改革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日本正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被迫推行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因而启动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民间化进程。日本会计准则制定由政府主导转为民间主导的改革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日本企业融资环境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商业银行饱受巨额不良贷款的困扰,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已经没有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迫使日本的大型企业,纷纷转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支持。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依据国际公认会计准则披露信息,增加财务状况透明度以便筹措到足够的股权资本,已经成为日本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能否提供充分、透明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迫于企业的压力,日本管理当局开始着手改革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2 外国投资者对日本会计准则的不信任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特别是由地价下跌引发的金融危机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大批金融企业倒闭。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以获取国际社会的信任,日本推行了所谓的会计大改革(Big Bang)。为此,当时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企业会计审议会(下文简称BADC)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重建工作并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邵蓝兰,2003)。但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重创了日本金融体系的信誉,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其信息披露的不信任感。从1999年起在海外上市的日本企业编制的英文年度报告被要求披露“遵循的日本财务会计准则与他国准则不同”这一附加说明,可见国际资本市场对日本的会计制度存有深深的疑虑。为了消除这种疑虑,提高国际社会对日本会计体系的信任度,建立为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及准则制定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1.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压力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下文简称IASC)于1999年12月正式启动改组程序并投票选出由7人组成的提名委员会,而拥有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的日本竟没被邀请参与。直至此时,日本才真正意识到,只有对会计准则制定体系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才能挽回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信心。2000年7月,即将出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下文简称IASB)主席的大卫•泰迪(David Tweedie)表示,如果日本不在2000年以前设立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那么2001年新理事会正式成立时,日本将被抛在后面(日本经济新闻报,2000年7月12日)。改组后的新设立的IASB要求其成员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必须是拥有专职委员的常设组织,且必须是独立于政府的民间机构。然而,日本的会计准则一直是由BADC制定的,既非民间组织,又非常设机构,不符合IASB的相关规定。日本要向改组后的IASB输送理事会成员,唯有设立新的具有高度独立性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2 设立日本民间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ASBJ)
2.1 设立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ASBJ)引发大量争议
日本民间会计准则机构的设立,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大量争议。争议主要来自于执政的日本自由民主党(下文简称“自民党”)、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下文简称JICPA)和主管机关大藏省。
1999年8月自民党在金融问题调查会里设立了“企业会计小委员会”,专门讨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改革问题。“企业会计小委员会”建议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设在金融厅。对此, JICPA表示不满,认为将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纳入金融行政框架内显然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缺乏独立性。而JICPA的认为原则规范应由民间制定,需要强有力的证券交易委员会支持,同时政府强化其监督机关的职能。大藏省针对二者的提议,召集了来自经济界、证券界、审计法人以及学术界进行了讨论,于2000年发表了《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形式问题》,同意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交给民间组织,但要逐步评价民间机构能否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同时强调参考美国模式,保留法定权利的同时承认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
2.2 财务会计准则基金会(FASF)及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的成立
在上述三个权威机构争论不休的同时,经济团体联盟一方面确切掌握IASB的动向,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日本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民间化工作。2001年7月26日,经济团体联盟、JICPA、全国证券交易所理事会、日本证券业协会、全国银行协会等10个民间团体共同出资,正式成立了财团法人FASF。紧接着8月7日财团法人FASF下属的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下文简称ASBJ)也成立并开始正式开展工作。ASBJ类似于美国的FASB,全权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该财团法人放弃了政府的资金援助,以彰显其维护独立性的决心。
作为财团法人FASF的中心机关,ASBJ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审议会计准则,对国际性会计准则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确保准则审议过程的透明性,审议通过的事项必须对外公开,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原则上委员会的会议内容也应公开。ASBJ定员为15名,其中只有3名是专职委员。委员的任期定为1期3年,以避免短期间更换委员而影响审议的连续性,而最长任期为3期以避免长期连任。ASBJ还制定了道德规范,为提高独立性,排除特定团体的干预, ASBJ还要求委员进行宣誓。
3 日本会计准则的发展与趋同进程
3.1 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的进程
作为制定日本会计准则的法定机构, ASBJ在2004年7月公布的文件——《会计准则理事会中期运营方针》中,明确了日本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方针。2004年10月,IASB主席戴维•泰迪向ASBJ提出了双方共同努力减少国际报告财务准则与日本会计准则之间差异的议案。2004年10月12日,ASBJ和IASB就以上议案举行了非正式会谈。2005年7月,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在对第三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会计准则的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后,发表了相关技术性建议。其中,CESR认为日本现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26个项目有必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改。从2005年开始,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工作即围绕这26个项目展开。2006年7月,日本金融服务局计划和协调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标题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报告,旨在鼓励各利益相关方推进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2007年8月,ASBJ与IASB联合签署了“东京协议”,旨在加快日本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步伐,并密切关注欧盟对第三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等效评估。在ASBJ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努力下,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进展顺利,按东京协议预定的项目时间表,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2月发布了最终决议,宣布日本会计准则与欧盟采纳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等效。至此,日本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已经被消除。
3.2 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为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日本的顺利采用,日本金融服务局认为,各利益相关方有必要共同努力,积极解决如下问题。
3.2.1 应确立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循程序
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者IASB承担着对监管者、市场参与者的受托责任,必须充分听取受会计准则影响的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因此,其自身治理结构的改进和制定准则的应循程序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得到会员国最大范围的认同。
3.2.2 确保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用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是一套能反映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适当准则。同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日本商业及贸易惯例。因此,日本金融服务局要求日本相关利益方密切监督和审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和修订,及时表达日本会计界的观点,并继续为日本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3.2.3 编制易于理解的日语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由于需要被日本财务报告编制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正文必须进行清晰准确的翻译,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别,将生涩的会计准则翻译成日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一篇: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