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海峡两岸 经济发展 比较分析
0 引言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因此,如何在比较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海峡东岸的互动与合作,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已成为两岸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特征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经济发展特征为: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10277.58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18887.27亿元,年均增长13.3%,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经济社会进入加速成长阶段。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一大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2008年,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居全国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9位;万元GDP能耗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较为稳定。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14.4:46.8:38.8演进为2008年的10.9:51.2:37.9,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3.5个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4个百分点。化进程加快,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园区增长极作用显现,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四成,有力支撑经济增长。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需求拉动稳定增长。投资规模连上台阶,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对外贸易持续拓展。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每年上1000亿元台阶,2007年跨过6000亿元跃上7000亿元,2008年上8000亿元,达8787.06亿元,2004-2008年年均增长24.2%。海峡西岸经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4年的3888.3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7290.02亿元,年均增长16.4%。
1.4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4年来,福建省上下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人心凝聚,合力增强,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11175元提高到2008年的17961元,年均增长12.4%;福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4089元提高到2008年的6196元,年均增长10.7%,城乡人均收入均居全国第7位。
1.5 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践五年来,福建省共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低于4%的控制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年度任务;12条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23个城市中有22个环境空气达到二级标准,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均有所改善;城市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社会和谐有序,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的比较分析
台湾土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居全球第二,资源不足。1949年以来,台湾从最初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大致经历了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年)和经济转型时期(1986年至今)四个时期。2001年,台湾经济在“信心危机”、产业环境恶化和产业结构缺陷的叠加作用下,陷入二战后以来的底谷,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衰退之大、涉及领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为二战后以来所罕见,经济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2%)。2002-2007年,台湾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08年,受国际危机的严重冲击,台湾地区生产总值仅增长0.1%,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比较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台湾,经济总量的差距明显缩小。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88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887亿元,台湾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25297亿元增加到2008年27214亿元。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相当于台湾GDP的35.1%上升至2008年的69.4%,提高34.3个百分点。2004-2008年,台湾GDP年均增速(4.2%)约为同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增速(13.3%)的三分之一。
2.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台湾以服务业为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由1978年的36.0:42.5:21.5逐步调整到2008年的10.7:50.0:39.3。二十世纪80年代,台湾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农业、工业比重逐步减少,产业外移趋势明显。到1995年台湾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60%,2001年突破70%。2008年,台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73.2%,工业占27.5%,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从产业结构差距来看,海峡两岸中小的比重均达到95%以上,但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海峡西岸经济区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0.9:51.2:37.9,第一产业仍比台湾高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1个百分点。
2.3 福建就业结构较均衡地分布到三次产业,台湾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从福建与台湾的就业结构看,劳动力不断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由转移到城镇。福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2003年的42.4:27.8:29.8演变为2007年的32.7:35.1:32.2,劳动力在各个产业的分布较为均衡;台湾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2003年的7.3:34.8:57.9演变为2007年的5.3:36.7:58.0,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约占95%。
2.4 资本形成总额是拉动福建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台湾经济主要是依靠最终消费来拉动。2007年台湾最终消费率比福建高出25.6个百分点。从福建和台湾的需求结构演变看,共同点是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均呈上升态势,分别从2003年的41.7%和18.4%上升至2007年的50.4%和21.1%,分别提高8.7个和2.7个百分点;不同点是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一降一升的趋势,福建净出口比重从2003年的5.1%下降至2007年的3.9%,台湾净出口比重从2003年的7.3%上升至2007年的7.6%。从进出口增速看,福建与台湾走势相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福建出口增速持续高于台湾,幅差大多保持在10个百分点左右。福建与台湾均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台湾外贸依存度高于福建。 2.5 闽台两地从业人员薪资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的态势。未考虑购买力平价因素,仅以汇率换算看,2008年,及服务业年人均薪资(折合人民币为125350元)约为福建(22435元)的5.6倍,与2003年的8.4倍比,差距缩小1/3。分工业和服务业看,福建工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台湾的差距大于服务业从业人员与台湾的差距。2008年,台湾服务业从业人员年人均薪资(130037元)约为福建(28499元)的4.6倍,而工业从业人员年人均薪资(120248元)则约为福建(19077元)的6.3倍。
3 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共同的思考
海峡两岸发展的特点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台湾经济转型已经完成,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徘徊期;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两岸经济发展均处在战略的新起点上,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海峡西岸更应主动出击,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1 关注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构成的海峡经济区,对于促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海峡经济区,消除分割两岸的屏障和屏障的影响,大力发展两岸的经贸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挖掘相互的合作潜力,促进形成海峡两岸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
3.2 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制定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加快两岸的经济发展。一是建立经贸协商合作机制。通过加强两岸经济协作,广泛开展资源、资金、技术、产业等多元化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民间经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两岸城市领导人的交流与协商,共同谋划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二是调整充实涉台经贸政策。要围绕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涉台政策措施,着力先行先试,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充实涉台政策,努力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优势和推进机制。
3.3 推进海峡两岸产业结构的互补和西岸产业结构升级。两岸产业结构互补必须建立在西岸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深化闽台农业合作。通过主动承接台湾向岛外转移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基地,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二是尝试台湾制造业的转移,建设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发展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以滨海、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两岸旅游资源。
3.4 促进两岸合作交流。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减少因人民币和新台币不能直接兑换而造成的损失;发展对台离岸银行业务,便于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和投资结算;加大对台商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台商投资融资提供便利,更好的为台商服务。同时要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台湾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海峡西岸合资设点。
3.5 发展两岸直接“三通”。按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两岸直接“三通”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以国际港口、国际机场、大型客货场站和口岸为枢纽,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骨架,以普通公路为网络,建成联通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内陆的现代公路网体系,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内接祖国大地,外联台湾宝岛,形成连接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而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大运力快捷铁路运输通道。
:
[1]王晓红,李计广,徐文忠.关于建立海峡经济区推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2]冯更新.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城市经济,2006.(2).
[3]林毅夫,易秋霖.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6.(2).
下一篇: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