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的出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市场经济 地质勘查
一、地质勘查简析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技术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比如: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等。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还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勘探。
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质勘查工作
地质勘查工作从经济意义上可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类。
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海洋和极地地质调查、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矿产资源调查,以及与上述地质调查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
商业性地质工作则是指矿产勘查和为某一特定主体提供服务的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勘察。其成果具有盈利性,为特定的单位进行专属性服务,成果的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保护其合法权益。
三、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政企事分开有了实质性进展。1999年,国务院作出了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其方向是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和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
其次,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分体运行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分体运行,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应当依据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划分为国家出资与企业投资两部分。 第三,国土资源部的组建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从土地到矿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工作领域拓宽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突出“新”和“大”,强调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可见,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地质勘查工作不能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就将难有作为。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从而给地勘工作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改革方向。换句话说,地勘工作改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必须符合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将在本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7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应当遵循政事分开、推行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事业单位自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朱镕基同志曾明确指出,事业单位也要调整和改革,除单位和极少数单位外,原则上每年减少财政补贴1/3,三年实现自负盈亏。政事分开、事业单位的化经营,是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决策。由于政企(事)不分,影响了地勘单位活力的增强,使地勘单位难以成为“四自”的经济实体。长期以来,地勘队伍形成的部、局、队三级管理的垂直领导格局,使地勘单位被束缚在一定的工作区域,地勘任务由中央地勘计划层层下达,造成地勘工作既难以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又难以突破区域限制而真正融入市场中。目前除石油、天然气外的地质勘查资金,仍主要由国家承担,既使国家负担太重,又使地质勘查规模萎缩。公益性地质勘查成果没有实现社会共享,造成工作重复,效率不高。
其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地质勘查工作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朱镕基同志1994年指出,地质勘查队伍要逐步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部队”,“野战军”吃中央财政,精兵加化设备,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地方部队”要搞多种经营,分流人员,逐步走向企业化。朱镕基同志的指示为地质勘查队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土资源部的组建则为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第三,必须符合地勘经济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要求。地勘工作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毛主席称之为“经济建设的先行”,江泽民同志称之为“基础产业”。地勘工作既要为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应该实行分级管理,各有侧重,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地勘工作的发展。矿产勘查工作是矿山采掘的前期工作,矿山采掘是矿产勘查的直接服务对象,国际上矿产勘查和矿山采掘是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关联产业,组织形式上也常常是探采结合的统一经济实体,普遍称为矿业公司,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取向,有利于地勘工作与矿山采掘工作的结合,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强对本行政区内的地勘工作和矿山采掘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布局,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地勘单位转变观念,转变机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与地方经济融合,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这方面,许多省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地质事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但,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培养新型地质人才,合理有效引导资金,使工程地质事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
[1]韦港.工程地质随想.1997-4-24.
[2]何培玲,张婷.工程地质.2006.
[3]韦港.工程地质-面向21世纪.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4]黄鼎成等.走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球.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
上一篇:浅谈现代社会消费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