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林有常 冯夏 时间:2010-06-25
摘 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外向型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应对金融风暴的挑战,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一、前言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
        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而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二)外向型经济的理论基础:资源禀赋理论
        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要素生产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生产的产品。两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开展专业化生产,这一过程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困境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二)“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储蓄——投资转换率低;其次,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再次,中国的投资效率低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内需促增长
        根据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内需促进增长很有必要:首先,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其次,“高储蓄—高资本—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1.“消费-增长”模式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说明,首先,看该函数的三个假设:第一,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假设,即人们每多获得的一元收入,会用于消费的比例或数量。其值在0到1之间,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肯定比收入的增加少。第二,消费对于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第三,决定储蓄的决定力量是收入而不是利率。利率在影响储蓄方面的作用不大。
        其次,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凯恩斯消费函数常写成:C=a+bY。其中,C是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a为自生消费,是一个大于0的常数,代表即使当时没有收入也会进行的消费,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数值在0到1之间。)
        2.以内需促增长的现实必要 
        在人民银行近一次居民储蓄调查结果中,列前几位的储蓄动机分别是:费(19.8%)、养老(13.6%)、买(建)房或装修(12.9%)、防病、失业或意外(l1.1%)、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10%),而为了“取得利息”的比例却不到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面临危机的严峻现实和增长必须转型的困境下,我国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抓住机遇,走出当前的困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

[1] 保罗·萨缪尔森等.西方经济学[M].萧琛主,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黄亚均,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