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值视角下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杰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供应链合作关系一直是供应链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内在运作的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前者从最小化内部交易成本出发,而后者从最大化内部价值出发,二者均忽略了供应链中的内部化成本和交易价值。另外,供应链合作的研究也没有同时兼顾成员企业内部和成员企业之间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基于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模型,以期能够为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合作 交易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顾客的消费逐渐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基于时间和知识的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改变单打独斗的方式,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其他企业形成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
  
  供应链管理研究概述
  
  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一直是重点,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供应链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是关于供应商与制造商组成供应链,通过紧密合作形成竞争优势。现有研究主要基于企业内部运作的交易成本理论(TCE)和资源观念理论(RBV),TCE认为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RBV认为供应链合作是为了最大化内部价值。尽管TCE和RBV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仍然无法完全解释供应链合作关系,因为,TCE是从最小化交易成本出发,RBV则是从最大化内部价值出发,TCE和RBV都是基于企业内在的目标,而忽略了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的内部化成本和交易价值。已有学者认识到仅仅依靠一种视角无法来解释联盟等合作模式,在研究合作时必须采用一种更为辩证、客观、全面的视角,这种视角应该同时考虑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也同时考虑到成本和价值,从而能够在研究中全面考虑交易成本(TC)、交易价值(TV)、内部化成本(HC)和内部化价值(HV)。
  由于基于交易价值的视角(TVL)能够同时考虑交易成本、交易价值、内部化成本和内部化价值,并且能够同时从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和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拟从交易价值视角来分析供应链合作关系,以期能够为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交易价值视角概述
  依据Li扩展Zajac和Olsen的定义,所谓交易价值,即通过联盟方式增加双方共同价值,而有关交易价值的理论称为交易价值理论,基于交易价值的视角能够同时考虑交易成本、交易价值、内部化成本和内部化价值。本文将交易价值理论用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认为处于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的供应商与制造商等成员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交易价值,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同样可以采用交易价值视角。
  在本文中,TC是指在供应链合作各方在交易中存在的机会主义成本;TV是指供应链合作各方交易中由于彼此之间的信任而密切合作产生的共享价值;HC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组织刚性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成本;HV是指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产生的内部化价值。更进一步分析,TC是与机会主义有关,HV是因为一致性和常规活动而产生的效率和稳定性,HC与组织刚性产生的惯性和专长局限性有关,TV则来源于不同组织而形成的创新和柔性。因此,高TC和高HV将使企业更多的选择企业内部化行为,高TV和高HC将使企业更多的选择供应链合作,HC和HV会导致路径依赖学习的核心能力或者组织刚性,TC和TV则将导致路径突破学习的新的核心能力或者机会主义风险。因此,基于交易价值视角分析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面,也能兼顾成本和价值。
  此外,与TCE和RBV不同,TCE和RBV虽然能够解释企业通过内部控制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但是,无法解释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如何通过合作来创造新的价值。基于交易价值的视角则补充了TCE强调单方面降低成本和RBV单方面增加价值,强调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追求双方共同价值的最大化,尤其是基于交易价值视角能够很好地回答“在相互依赖和交换的组织关系中,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同样的,从交易价值视角可以回答“存在依赖关系的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如何通过合作来满足市场需求,并协调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和成员利益的共同最大化”,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来研究供应链合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分析
  
  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协调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取得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不能忽视的是,在研究成员企业之间关系时,不能忘记成员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企业内部化行为,因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行为与成员企业内部行为是互相影响的,然而,学者们总是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外一方,特别是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中,虽然在很多中都强调信任、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但是,在协调企业关系时应用最多的仍然是合同、契约等正式的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从交易价值视角同时考虑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两个层面来研究供应链合作关系,提出如图1所示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图。
  
  (一)价值与成本
  根据TCE理论,企业在市场的交易中存在着交易成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通过将某些业务内部化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出现了组织的边界。但是,随着基于时间和知识的竞争愈发激烈,单靠企业本身的能力无法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因此,企业必须将某些业务外包给别的企业,此时,将会产生资产专用性、败德行为等交易成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关系来降低交易成本。遗憾的是,交易成本理论从企业内部出发考虑如何降低交易成本,而没有考虑企业之间如何降低成本。综合看来,TCE和RBV都是基于市场失效而内部组织比较有效的假设而进行的。实际上,应该看到的是,企业作为具有明确边界的组织在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强调内部化价值的同时,也会产生内部化成本,供应链企业之间在产生交易成本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相互的合作产生交易价值。因此,在分析供应链合作关系时,必须同时考虑交易价值、交易成本、内部化价值和内部化成本,究竟应该由企业内部完成还是由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完成,取决于上述价值和成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交易价值高、交易成本低的情况下,更应该选择供应链企业共同完成,而当内部化价值高、内部化成本低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将其内部化,依靠企业自身的实力来完成。
  
  (二)信任与控制
  尽管信任在交易中的重要性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到,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信任的研究已经成为关系营销中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供应链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也都研究了信任对于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要加强成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最终提高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但是,信任却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可接受的定义,其本质和特征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与Mayer等人将信任定义为一种心理态度大为不同,本文借鉴Li的观点,将信任定义为互相依赖的组织之间因为互相承诺而形成的用来管理双方交易的一种行为选择。从而,信任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方式来防止合作伙伴之间的自利行为。对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彼此之间通过互相的承诺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彼此之间充分信任,彼此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能力,从而实现供应链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因此,信任在管理和协调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中,供应链成员之间应该更多强调通过信任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承诺来为共同目标努力;而在成员企业内部,则更多地依靠正式的控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来约束企业内部的行为。
  
  (三)专业特长与专业互补
  供应链合作关系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核心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和效率,一般会通过一定的标准来选择合作伙伴,并且,核心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还会淘汰掉部分不合格的企业。核心企业在选择成员企业时,应该强调成员企业之间的互补性,按照外包的相关理论,企业应该是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其他的企业,而自己则保留核心业务。核心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中,也应该是选择将其非核心的业务交由其他企业完成,而自身完成最具有核心能力和优势的部分,同时,每个成员企业都完成其最具有核心能力的部分,则供应链整体可以达到最优。因此,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最强调的是专业互补。
  当然,也应该认识到供应链在存续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淘汰掉不合格的企业,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供应链成员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的实力,从而避免被淘汰。此时,成员企业可以选择内部学习,也可以选择组织间学习来提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更多应该依靠信任,而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管理更多应该依靠正式控制;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应该强调专业互补,而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应该强调专业特长;对某项工作来说,当交易价值高、交易成本低时,应该选择供应链合作,当内部化价值高、交易成本低时,应该选择由企业内部完成。
  同时,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来说,通过专业互补和信任机制的协调,能够提高其柔性和协同性,也就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达到价值增加的结果;对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来说,通过专业特长和正式的控制,可以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达到降低成本的结果。最终,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加相互作用,可以达到供应链和成员企业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供应链合作关系一直是供应链研究的重点,本文同时考虑了交易价值、交易成本、内部化成本和内部化价值从交易价值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与TCE和RBV等理论基于企业内部出发进行研究不同,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研究同时考虑了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和成员企业内部两个层面,认为供应链成员之间强调信任和专业互补、供应链成员内部强调正式控制和专业特长。
  
  :
  1.谢君,胡容兵.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综述[J].价值工程,2005(1)
  2.周伯翔,丁永波,凌丹.供应链联盟的内在动因与外部条件分析[J].商业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