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明辉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新型化 道路 

  [论文摘 要]贵州要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制造业,提高产业规模集中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生态立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发达国家和我国过去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资源高消耗的工业化模式而言的,其基本内涵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贵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使贵州与全国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因此,要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缩短贵州与全国的差距,完全有必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改变贵州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贵州的能矿、水、土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不断恶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发挥贵州的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贵州矿产资源总量大,且资源之间的组合优势独特,尤其是能源与矿产资源组合良好,利于资源的就近就地加工和转化,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贵州由于开发较晚工业化进程缓慢,至今仍然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资源优势明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落实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能性 
   
  贵州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以及以这些资源为支撑、逐步发展壮大的特色产业,使贵州在新的产业分工中居于有利地位。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1640万千瓦,煤炭远景储量2419亿吨,具有水火互济的电源结构优势,远景开发装机容量可达4000万千瓦以上;铝、磷、锑、锰、金、重晶石等矿产储量丰富,能源与矿产资源组合良好,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相关的加工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有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土产区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还是我国“红色旅游”的重点省份,加之独特的自然景观、四季宜人的气候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贵州生产要素成本低,有利于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投入。贵州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环境容量大。同时,贵州由于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少,就业容量小,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贵州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 
  贵州地处西南地区联结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前沿,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颈瓶的缓解,作为大西南南下出海重要通道和陆路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将越来越处于有利位置。 
  贵州以航天、航空、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科研、体系,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建国以来,通过国家的大量投入,在我省建起了一批以航天、航空、电子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成人院校以及种类比较齐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已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磨料磨具、高低压电器、仪器仪表、轴承和汽车零部件五大生产基地,一批高科技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1]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为贵州的产业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贵州独特的资源组合和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将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大有作为。 
   
  三、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立足于贵州的比较优势,科学选择和培育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贵州省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应优先选择以下10个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选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遵循工业化发展的一般性和贵州的实际,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贵州目前虽然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国际产业特别是资本品制造业开始较大规模地向转移,为贵州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贵州应把发展和壮大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作为全省的一个重大战略来抓,在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飞机及零部件、精细化工、半导体和机及通讯产品、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类产品等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以此促进整个制造业及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以提高产业的规模集中度为重点,以品牌为核心,以之间的横纵向联合为突破,合理布局和培育壮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化,加快国民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一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二要加快信息产品制造业,大力培养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三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速信息网。四要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力推广应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客户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技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 
  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生态工业,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一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全面实施林业建设六大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特别是对喀斯特比较集中、生态极其脆弱和恶劣的黔西南、毕节及安顺、黔南等部分地区的石漠化问题,要尽快采取生物、工程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保住贵州的青山绿水,增加环境容量。二要切实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要把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河流、中心城市以及工业集中布局地区、矿山等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四要改革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建立起市场化的“谁污染、谁出钱,谁治理、谁收费”环境污染治理新机制,用经济手段来约束企业少排污。同时,要配套推进企业布局的集中化,使污染能够得到集中处理,使治污企业有规模经济效益。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新型的政府宏观调控体制,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中,要保持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过度保护只能使民族工业愈来愈落后,最终只有垮台一途”[2]。贵州必须按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彻底改革各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的利益体制和机制,彻底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行业限制,促进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方式,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体制。特别是在重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等方面,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确保全省人民共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 
  [1] 李英勤.区域合作与分工[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年,310-350页. 
  [2]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