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供求因素及对策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民工和技工;供给和需求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的农村人口中15~46周岁的男性与女性,但不包括在校学生及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人。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年工作时数标准的一种状态。即农村劳动力呈现“剩余”状态,只要有“剩余”必将存在转移。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学者们作了许多探讨,主要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进行阐述。如,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强调城乡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决定农村劳动力是否迁移;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民工要考虑成本和收益,作出使务工收益最大化的决策等等。本文主要是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本文假定:农民个体行为决策问题仅限在务农与务工之间选择;农民是理性经济人;将农民工中有知识、有技能的人称为技工,所以农民工分成两大板块:民工和技工。
一、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供求因素
(一)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的非均衡。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游钧所长介绍,从“十一五”以来,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把离退休等退出劳动力市场情况考虑进来,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安排就业达2400万人。而在需求方面,每年可新增800至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所以,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劳动力还是供大于求。而从2007年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从需求上看,共有433.1万人,求职人数共444.2万人,求人倍率达0.98。可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存在非均衡。如图1所示,民工供给和需求分别为S和D,他们之间始终处于非均衡状态,不是民工的供给大于需求,就是技工的供给小于需求。原来民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S0和D0,决定了均衡工资水平W0和均衡就业水平N0,现在由于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到S1,但由于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刚性以及农民工对预期收入随生活成本提高而提高,所以出现(N1-N0)内劳动力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原来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S0和D0,均衡工资水平W0,均衡就业水平N0,现在由于技工数量需求增加,但其结果是工资(W1水平)和需求技工数量增加到(N1水平),这对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有利。导致短期内技工出现(N1-N0)短缺。从2007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看,市场上需求技工人数为236.7万人,而求职人数218.9万人,供需缺口确实存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存在民工供大于求,就业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职位空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原因有:第一,原因。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重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齐头并进,各地重复建设相当严重,第一、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第三产业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国企改革导致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难题。第二,结构性失业。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原有行业的职工无事可做,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需要的经专业培训有一定技能要求的岗位却大量空缺。2007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的技工就业人群中,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1.5%,呈现“金字塔形”,高级技工不仅数量少,而且存在老龄化问题,技工的缺口达17.8万人。技工短缺和民工过剩并存。从上述分析看,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息息相关。首先,产业结构的演进会改变均衡发展的格局,使各地区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和特色,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成本。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可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就业率。就业结构的变迁可能会对就业构成消极影响,如造成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出现机器替代劳动力的现象造成就业弹性下降,结构性失业形成。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及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作为理性人,必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以低廉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替代大量资金的投入来运作企业,超低成本和超额利润刺激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再加上资产专用性较强,一旦升级改装,那么其早期的沉默成本很难收回,如图3所示:横轴代表企业升级过程中的力度,纵轴代表这种升级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要使企业进行升级改良,必须使企业在升级过程中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升级的力度通常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两曲线的交点处,即图中的E点。企业升级的力度,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对其企业的扶持程度,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升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与成本比较。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对企业的至关重要,如果企业顺应市场的调节,那么它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其推进改革的成本就越低。反之,则不然。
(三)新建设。首先,新农村是崭新面貌的“新农村”,不仅新在制度上,更重要的是新在人上,随着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新型农民”一词随之产生。其次,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制度安排,吸引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为合理构建和培育农场主打下基础,从而实现了农场主与新型农民的合作机制,着力改变农村的面貌。其目的是以制度设计和经济利益的刺激促成新型农民与“农场主”的有机配合,为高校毕业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供了制度平台。如何使这一平台促使“农场主”的产生,必将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课题和任务,值得学术界和理论界探讨。再次,新经济史学派诺斯认为,作为制度安排的创新主体国家有三方面特征:国家是靠提供“保护”和“公正”等一系列服务来换取社会税收收入的组织;国家根据自身收入最大化来为不同的集团设计不同的产权;国家行使制度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要追求自身的租金收入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以使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从而出现了国家——农场主——农民之间的博弈。国家为实现对资源的控制,尽可能地利用暴力优势,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获得最大收益。国家也会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激发未来农场主与农民的积极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总产出最大化。最后,2005年各级财政支农和2007年肉、蛋价格上升带动的相关农副产品价格的上升,使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二、应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的发展职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职业教育和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是为我国走新型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的。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的大势所趋。现阶段我国一方面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技能人才又十分短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解决这一矛盾,根本在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首先,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再次,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促进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速度减缓,越来越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在这些产业中,技术进步替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因而吸纳一般劳动力的功能不强。但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其本身优点完全可以替代劳动型密集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那么,当前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就变得十分必要。可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改造:一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其附加值;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扩张组织结构创新。产业的重组与整合是中国传统产业走向振兴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具体途径包括加快企业间的购并联合,提高产业整合度,及时组建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制度。为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目前中国已在89个大中城市建立职业供求分析制度,充分运用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全社会服务,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收集、统计汇总、分析报告和公开发布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如信息栏、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在当地公开发布季度分析报告,以帮助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雇佣工和求职者参加培训进入技能人才短缺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