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责任的变迁与政策激励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 岩 时间:2010-06-25

  摘要:随着模式的转化的环境责任由被动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逐渐向主动承担环境责任转化,没有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就没有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化对企业的环境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动力源于市场的导向和政府环境政策的激励,通过环境政策的调整均衡企业、个人和社会三者利益,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和循环经济良性。

  关键词:环境责任;市场导向;政策激励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pattern, enterprises gradually change their attitude in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from passive abidance b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into act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assumption. Cyclic economy can not have a further promotion without act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assumption of enterprises; the deepening of cyclic economy has advance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Motivity for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take on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sources from market orientation, as well as incentives of governmental policy on environment. Benefit gaming exists among enterprises,individuals and the public. Through environmental policy adjustment, the three parties can come to the benefit equilibrium, which will encourage not only act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assumption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yclic economy.

  Key word: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market orientation; policy incentives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环境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模式的变化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粗放型的线性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化过程中,相应的要求企业的角色和作用发生调整,企业原来的环境责任也随之发生许多变化。
  
  一、循环经济的理念促进企业转变观念,由原来仅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逐渐向减少生产过程乃至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转化,被动的环境责任逐渐向主动承担环境责任转变
  
  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仅重视产品的使用性能满足需求,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再考虑环境的影响,这种末端控制的行为一方面控制成本高昂,使企业不愿意甚至于无力负担;另一方面,从物质平衡的角度看,单纯为生产而生产的行为不利于提高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将这一理念全面地运用到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每一环节:从物质转化的源头就考虑在现有的技术可行情况下每一步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企业的生产过程就必须在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同时考虑如何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注重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开始全程提高物质的转化效率,由末端控制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逐渐转化。也就是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面向环境的设计开始,进而面向环境的制造和生产,最后有利于环境的回收和利用。受制于现有技术条件,即使一个产业链条每个环节都有利于环境也无法保证没有环境负面影响,所以还需从宏观把握的角度讲不同的产业链条通过物质充分利用链接起来,这样才能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最终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
  从生产过程到产业链的循环,最后到整个社会系统的大循环,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转化中企业的社会角色和其负担的环境责任也在不断的深化:线性经济下企业仅仅是需要处理生产过程末端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遵守国家的法规及标准达标排放。在实现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过程中,企业不能获得任何的经济效益;这一过程在其完成生产过程之后,也不能使其产品获得其他附加的价值,因此企业末端控制仅仅是因为国家强制要求,企业的环境责任是被动承担,企业没有主动改进的积极性。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会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企业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清洁生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的源头就开始考虑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在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企业也能够获得经济效益。
  没有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就不会有循环经济的深入和发展;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企业的环境责任与角色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以适应经济模式的转化。所以企业主动承担应有的环境责任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
  
  二、企业在逐渐深化其环境责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如何让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必须通过政策和市场的调节实现
  
  环境责任的深化要求企业持续改进,不断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因而仅仅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制约企业的监督管理方式不能鼓励和刺激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承担环境责任的同时必定会考虑涉及经济效益:虽然从长远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环境技术创新的预防性和评价性费用在短期内增加了其成本,企业在竞争中受到影响。
  同时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博弈:主动多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先机,利用机会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但如果仅仅少数企业愿意承担这部分环境责任,意味着这些企业需要比其他企业多负担环境成本,反而使这些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所以,在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时企业既会担心其他企业获得竞争先机,又怕主动多承担环境责任使企业自身受损。
  与被动遵守环境法规不同,企业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不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主动去承担环境责任,反过来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推动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使社会提出新的进一步要求。这应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果企业都不去主动承担环境责任,那么就很难使循环经济推向深入。虽然应该是企业主动承担,也必须有外在的大环境条件推动着企业,让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就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力量调节。

  越是成熟的市场社会,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大。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会提升企业的形象,同时为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市场的认知程度越高,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就越高,从企业被动守法到要求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这种导向作用引导着企业的竞争方向,促进其经营和管理方向的不断调整。例如白色塑料袋的污染严重程度被人们逐渐认识,市场就会要求包装材料替代,如果企业继续使用白色塑料包装或不承担回收的责任,消费者就会降低对其产品的选择热情,这必定会促进企业主动寻找可循环、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市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往往使企业很难准确把握环境责任的时机和程度,政府的政策引导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站在宏观的高度,从整个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着眼,给与企业适当引导和鼓励,帮助企业能够把握现阶段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搭建技术和管理平台,使企业降低创新的成本、难度和风险。以韩国政府为例,在2001年实施《下一代环境技术开发实业10年计划》,政府投资10亿美元和民间投资4.36亿美元,依次促进现有的环境问题解决技术、中长期战略性环境技术以及未来核心环境技术开发①。
  政府的调节不仅仅是引导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由政府承担部分的环境成本费用,降低企业环境责任的门槛,鼓励和引导企业愿意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如对于环境友善的产品(不仅仅是环境标志产品)政府往往对采取补贴的鼓励政策,美国规定:凡在美国市场出售的能够达到A++级的节能洗衣机,每出售一台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德国也有类似的政策。对于过程中的环境改进,无法像产品那样定量评价,因而往往采取政府投资、无息(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对企业鼓励,如丹麦对风力发电及其设备减免部分税,同时给予可再生能源发的电0.27丹麦克朗/千瓦时的补贴,此项措施使丹麦不但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已占到总电量的35%,预计到2030年可超过50%。
  
  三、我国的环境政策应适应循环经济进程,不断推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使企业不断加深承担环境责任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支持激励政策,降低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难度和成本
  
  
  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政策调整就是要以提高资源和物质使用效率为核心,一方面培养引导消费者逐渐学会接受负担环境成本,增强市场对企业的导向作用,强化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以及不断提高环境标准等手段,使企业逐渐转变原有的只需能够达标排放的观念,使企业逐渐认识到需要承担的环境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例如韩国为推进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品,2002年韩国政府实施公共机关义务优先购买再利用产品制度,并为进一步扩大再利用产品市场,对优秀再利用产品认证并对这些产品跟踪监督。目前韩国优秀再利用产品认证范围已扩大到249种,2003年市场规模达39亿美元①。如果企业没有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和紧迫性,那么当政策调整转变时企业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劣势。
  宏观环境政策调整会加快企业的改变。如污染预防的理念首先在国外先进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后政府通过各种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从事清洁生产,当条件成熟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性要求所有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就需时时关注环境政策的引导方向,这些政策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环境法规。及早实施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大大增强了企业及早承担环境责任的紧迫性。
  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预防性环境成本应由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各自负担的比例取决于政府对市场的把握和调整。在培养市场的初期,政府负担的比例应适当加大,因为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有限,企业观念和技术上都有难度,政府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性引导上加大投入明显增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当市场逐渐成熟后,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比例逐渐加大。此时,政府的负担成本重点应逐渐转向对市场方向的调整上,站在宏观的高度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延伸生产者的责任,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三者的良性循环关键核心点是国家的环境政策。
  总之,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会随着循环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扩充;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环境责任,我国的环境政策的投入重点应由“治”逐渐转向“预防”,这样才能够激励企业不断主动承担环境责任。
  
  :
  [1]Braden R. Allenby.生态学政策框架与实施[M].翁端,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5-238.
  [2]韩国环境部.环境白皮书[M].2005.
  [3][德]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等.四倍跃进[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244-271.
  [4]马小明,赵月炜.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J].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