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理念引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岳爱娴 时间:2010-06-25

  摘要:自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鲜明主题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一主题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表现最突出、也最关键的是我国的建设领域。经济建设虽然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也是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经济建设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如何保证经济建设的和谐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和谐经济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的主题,并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重要的部署。这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得保证经济建设的和谐。经济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和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主题下,重新认识和思考我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十分必要。
  
  一、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顺利召开以来,就已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正确的、的目标。我国进行一系列经济市场化改革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市场化改革既是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又是我国在改革和转轨家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的过程。经济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没有经济的和谐就不会有完美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和谐的经济建设来解决社会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党中央虽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但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是一个不可否认、也不可回避的事实(但总体来说,我国社会是和谐的,和谐的因素毕竟是主流)。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深层次来讲,不和谐的因素中有一大部分都能在经济领域中找到它们的根源。也就是说,经济建设本身存在不和谐的地方和不和谐的因素,进而引发和触及社会其它方面的不和谐。这足以说明,目前我国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全成熟和不尽完善。虽然我国经过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总体说来,这种体制和体系是不完善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的。这种经济的格局与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协调的。
  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其它国家相比,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排斥市场经济,相反,更需要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二、市场经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经济建设总方针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方针稳步、有序地进行。经济建设日益合理化、科学化,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改革方向经过前期的实践和发展证明是正确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已历经了三十个年头,在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方费、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更面临着人口与就业、资源和环境、技术落后与国际竞争、财政风险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存在形成了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二是当前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三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绝不能够因此而受到忽视。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进程。

  三、构建和谐市场的措施
  
  在这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及时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主题,这也是今后要实现的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更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首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和谐。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轻视了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了、动摇了。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共同阶层的人易形成共同的市场经济意识与共同的经济行为取向,但是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则很难。因此,必须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教育,使这一理论作为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主导理论,使每一个阶层、每个领域、每一个行业的人们都认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作用和它的现实意义。经济要,指导经济的理论更要发展。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曾经说过,一些基本原理的东西在运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随地有条件的调整和修改,并以为转移。这说明,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更要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时俱进,在前进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结合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并经过多年的论证和思考下做出的一个正确选择。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市场经济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最为有效率的经济运作模式。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内部的各种基本构成要素,恰当发挥各种要素的功用,以促进当前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我国目前就要在遵循渐进、统筹、全面、民主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经济市场化建设。
  第三,进一步理顺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国的经济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合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形式是正确的,两者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功用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支持。在经济发展中,让二者适当竞争则更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各行各业的活力,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我国的经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例如: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市场广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比较优势突出;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正进一步得到加强;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等,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当前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优势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五,要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搞经济建设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确保经济建设能够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进行。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既要保护、调节和控制国内市场,又要维护本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利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构建一个安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相应的体系、必要的政策措施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非常必须的。
  第六,要保持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经济要和谐,首先要保证经济的整体协调和平衡,要保证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就业与失业平衡、区域发展平衡、产业结构平衡、城乡平衡、实施社会保障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平衡。没有各方面的经济平衡,就不会有经济建设的总体平衡,也就谈不上经济的和谐。
  总之,经济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期。面对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并把和谐的理念深入到经济建设过程中,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和谐,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
  [1]温家宝.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R],2008-3-5.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5-2-1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M].南昌:江西人发出版社,2000.
  [5]陈立 等.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6]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新阶段的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