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县域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县域是构成国家、省和中心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基础。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化的一项战略决策。因此,在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时,应从转变人的思想观念、转变投资方式,使得各种资源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时代。这一新的时代,对县域可持续发展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本身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要想靠自身力量来启动可持续战略,难度较大。要使贫困地区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人、财、物的基础性作用。
一、转变人的思想观念
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确保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首先有必要在思想认识上求得统一。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生活、、信息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但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观中,存在三种观点:其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主要由上级政府加大扶持与资助力度来实施;其二,上级政府应将一些重要的有利于启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安排在贫困地区,以其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三,上级出台的政策措施是一切行动的绝对保证,做到“有章可循,无章不可循”。
综观这三种观点,从表层看,“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畏惧心理占据了重要的思想阵地,指导了其行为;从深层次看,则是思想解放不够,使其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缺少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随大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点和“坐等观望,绕着问题走”的做法在贫困地区有相当的市场。
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确实离不开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但外因只是促发事物质变的条件,不可能是持久和可持续的。最根本的是要善于借助外力来启动内在的动力机制,以外部的优势来弥补内部的劣势,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市场”机制的调节,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持续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发展。那种把精力单纯地放在争项目、跑资金方面的做法,实际上是缺少辩证思维,把工作简单化的一种低层次工作方式。能够创造条件“争”到适合于当地实际的项目和资金固然好,但项目和资金,本身并不能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形成利润,还要有一个人为的转化过程,这方面对领导素质的要求远高于争项目、跑资金。
二、转变投资方式
实施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利益。
一直以来,我国投资资金大多以“扶贫式(输血式)”投入为主。这种投资方式见效快,从短期来看,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但是,如果我们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观察,就会发现,其可持续性非常弱,投资回报率低,达不到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合理利用的要求。因此,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转变这种投资方式,挖掘资金的“造血”功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人力资源投资。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说过,“一切资本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人力资源投资是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治穷,治穷必先治愚”的哲理告诉我们,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循环关系,其落脚点是定位在人力资源上。就一个区域而言,人力资源投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当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需要愈来愈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一问题只能通过来解决。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分析美国1929—1957年间国家收入增长部分的源泉时,发现“新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有33%来自于教育”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中首先要发展教育事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贫困地区而言,其教育科技水平落后,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使该地区形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必须通过支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综合生产组织状况的新型科技推广体系,运用市场机制,调整科技供求关系;通过社会再教育工程,提高劳动力技能,增强劳动力文化科技整体素质,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发展后劲。第二,人力资源的引与留投资。在贫困地区,人才引不进和留不住是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直接因素。其中有地区的原因,也有地区现实的原因;有社会体制的原因,也有自身环境的原因。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等,这些政策对贫困地区引进和留住人才非常有利。
3.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是实施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努力使生态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就会落空,要充分体察环境保护在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贫困地区来说,一是强化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三是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会贯通,做到经济发展中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使二者协调统一,相得益彰。总之,在实施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投资方式及其指引下的投资重点、投资项目选择,把有限资金作为可持续性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使得“造血式”投资方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三、城乡一体化问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基础上,在“尽快实现国家初始化目标”的驱使下,在城乡问题上实行了城市“准入限制”(主要表现为户籍管理)和“城市偏向”(主要表现为粮油定向供应,城镇就业统包、定向福利发放)等“重城市轻”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城乡经济的两极发展。首先,城市由于基础好,起点高,重视力度大,发展较快;其次,农村基础薄弱,起点低,加之政府把精力都投入城市经济发展上,对农村缺乏必要的补给,使农村发展越来越缓慢。自此以来,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形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发展理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到一条能化解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方法(方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乡镇发展为桥梁,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贸工农协调发展为纽带,以资本渗透为推动力”的运作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关系。但是,在贫困地区,城乡关系并没有向想象中的方向发展。其有着、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也有着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总结起来主要是:第一,思想观念落后。表现为:在乡镇企业发展上自给自足及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产业化意识;在小城镇建设中不愿异地搬迁,形成集镇式居住带;在资本运行中无资本再生理念等。第二,经济基础差。无论是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还是小城镇建设中的异地迁移,都需要有相当的经济作为保障,贫困地区本身经济基础差,外部资金的注入量又非常有限,根本就不能满足其需求。第三,城域容量问题。有的贫困地区处于山区,山区地理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就对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山区人口承载能力差,对小城镇人口数量来说,是否能够承载并保证其发展,尚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山区地理情况直接影响到建设的资金投入量。
在贫困地区,城乡一体化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二者缺一即非一体化。但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也必须符合地方实际,不能盲目进行。根据实际,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选取地势较好、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给予重点投资,首批建成小集镇;第二步,选取人民群众意识较好、有明显优势产业可培育的区域,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吸引人口迁移,然后逐步向小城镇发展;第三步,利用一二步的带动作用,根据区域特点,发掘其开发优势并通过多方支持,逐步培育,最终建成小城镇。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投入资金的可持续性(资金回收快,投资其他领域的周期就短,持续利用性就强)及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在较小区域内的“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一体化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在代内和代际间的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不仅表现为人类经济、社会各个要素系统之间的可持续性,而且表现为各个空间区域系统之间的可持续性。在实施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充分发挥人财物的基础性作用,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保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