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云海 周文礼 张培 时间:2010-06-25

  摘 要 循环充分体现了观的要求,是新型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分析并了现阶段的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型。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理论模型 ;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摒弃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直线过程,而是采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要求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把它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而得到迅速发展。
  在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完善的经济机制、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的人口增长、整体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特征等复合、累积型因素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专家和学者的主要课题之一。推进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界的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为基线,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升级和信息高效利用的过程中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次利用。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循环体系,通过促进人类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2004年9月底,国家发改委首次主持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标志着循环经济已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1].
  
  一、 循环经济理论
  
  目前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都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进行的。从自然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中3R原则及各实践模式(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在技术上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等问题,即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分析和研究资源及能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利用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等具体技术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的问题。如“关于物质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 “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等就属于这个范畴,属于实验或实证分析范畴[2]。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则突出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社会科学家更关心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系、政策体系、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等问题,更注重探讨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的形成机制和循环经济增长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综合[3]。
  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给出了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研究还存在“和谐度”的问题。依据外部效应理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为:
  
  和谐度(CM)= 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人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人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自然给予人的正外部效应/自然给予人的负外部效应]
  
  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和负的外部影响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当前就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这一方面。
  另外,对3R原则中的减量化原则,也可就减量化最适量的理论模型展开分析。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中提到的减量化原则一般表述为“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但是,还有必要从减量化的最适量方面对减量化的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探讨。需要度量要维持当前福利水平,甚至提高福利水平,应该投入多少自然资源为最适?在现在投入的基础上减少多少为最适?过多的减量化与过少的减量化都不能维持当前福利水平,更不能提高福利水平。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
  对“大中小循环”三个层面减量化的最适量 ,都需要引入计量模型来确定。如,大循环层面(区域及社会),初步确定被解释变量为减量化的最适量,并用最适环境影响量PI来替代,解释变量有:人口变化量PV,环境意识水平EL,单位GDP的环境影响I;循环经济制度CS(虚拟变量),循环经济技术普及率CT[4].
   PI=f(PV,EL,I,CS,CT…)+E
  限制条件:福利水平≥当前福利水平
  对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可促使我们分离出关键性的因素,并以减量化的最适量作为基本前提和假设,寻找到各个层面推进减量化的最优方法和途径。由于对减量化的统计数据还不完善,上式仅是减量化最适量的概念模型[5]。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般经济理论认为,仍处于前工业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很难像工业国家或地区一样,实现总产值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初期的人均产值水平太低及增长率过低而引起的起步过程的持续滞钝。同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就意味着将长时期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即使在路径以外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路径,因为存在转换成本,要想改变路径也绝非是容易的事。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合理,人口素质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缓慢,信息不畅,观念落后等,形成了特有的低水平发展路径,要成功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找到并推行一种经济效益好,交易成本(转换成本)低的经济发展模式[6]。

  “一个地区要获得,或者要有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我国传统发展模式也正在使先天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下降,生态不断脆弱化。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遏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经济仍然落后,传统经济模式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即使暂时恢复也还会再一次遭到破坏。所以必须创新发展战略,必须研究新的发展理论模型。根据前面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循环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CM)= 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环境的正外部效应(生态环境建设)/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环境的负外部效应(循环经济建设)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循环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7]。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层面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重建等各个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目的是促进该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和生态重建并重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之路。
  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得到贯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必须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发展经济中应该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来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升级,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形成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稳步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同时,要认识到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加大调整力度,并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抓好循环型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区域循环型产业体系的整合几个主要方面。
  
  三、结语
  
  经验表明,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经济建设模式很难持久推广运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 、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相关,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循环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1] 张新芝,刘凯.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版), 2004,3(2):42-44.
  [2] 崔铁宁,刘双喜. 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63-65.
  [3] 汪怀建,周跃龙,黄锦.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 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23-25.
  [4] 孙彦泉.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6.
  [5] 陈良. 生态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2007,9:104-106.
  [6] 李辉作,吴翔. 以循环经济理论提升农业解决三农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7,27(1):1-3.
  [7] 刘伟明. 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农业探索,2007,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