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收入差距临界点的基本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云南;收入差距;临界点
从收入分配的多种理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实践都可以看到,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收入差距的适度存在,有助于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运行有负面的影响,资源配置无效率或效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消费倾向快速下降、制约消费总需求的增长、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使产业发展出现断层、人力资本质量下降和资源破坏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南省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云南省收入差距临界点的问题就被提了出来。
一、收入差距临界点
在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关系中,拉美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存在一个过度不公平而影响效率的临界点。收入差距的临界点就是指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达到这一临界点时,会导致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和效率高低的情况,把收入差距的临界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控制临界点,二是最佳临界点,三是极限临界点。
(一)控制临界点
控制临界点是指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曲线上斜率为“1”。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在控制临界点之后收入差距已经较大并开始对效率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各类资源不能完全得到最优的配置,效率提高的速度开始减慢。越过控制临界点之后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均GDP虽然有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消费倾向下降,抑制了最终消费的扩大速度,使消费不能起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但由于收入差距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生产率还在提高以及GDP增长速度也还在提高。由于效率还在提高,外部资金投入还会增加。
(二)最佳临界点
控制临界点是指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曲线上斜率为“0”,就是效率达到最高的点。虽然控制临界点之后不公平现象存在使得效率提高的速度在下降,但效率还是再提高并且在最佳临界点达到最高。而最佳临界点之后,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效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效率开始下降。越过最佳临界点之后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GDP增长速度开始持续下滑,劳动生产率下降,外部资金投入量减少。
(三)极限临界点
极限临界点是指在当不公平程度较高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曲线与横轴相交的点。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对效率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使得效率降为“0”开始为负效率。越过极限临界点之后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GDP增长速度为负,至少为“0”,劳动生产率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云南省收入差距临界点的判断
根据云南大学《云南省调整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正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论,云南省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基尼系数由1995年的0.415扩大了2005年的0.448。尽管云南省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但云南省社会运行的效率还在提高。第一,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近10多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由1995年的4637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8970元。第三,云南省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95年的6645元/人持续地提高到了2006年的13387元/人。第四,国际贸易量持续快速增长。出口额和进出口额由1995年的亿美元和亿美元不断增长到2006年的33.91亿美元和62.25亿美元。然而,这些经济指标提高的速度与收入差距扩大初期的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已有所下降,而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还在加快。加之云南省的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第一,消费倾向和消费率的下降。云南省的消费倾向由1999年的88.29%下降2006年的81.23%,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由1999年的79.97%下降至2006年的57.07%。云南省的最终消费率处于下降的趋势,由1999年的67.71%下降至2006年的62,80%,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较快,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若能保持消费倾向和消费率不变,云南省近几年的GDP总量还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二,在产业结构变化中,云南省的产业软化出现了停滞,消费品行业和以居民为主的服务业发展较慢。根据产业结构的演进和服务需求规律,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也证明了三次产业比重与人均GDP相关。云南省的人均GDP达在21世纪初就已超过800美元,应是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云南省近几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却慢于GDP的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云南省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控制临界点,但还没有达到最佳临界点,处于控制临界点和最佳临界点之间,即云南省社会经济相对于效率而言还有一定的承受空间。
三、云南省收入差距临界点的影响分析
(一)云南省洛伦茨曲线的形状
在基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洛伦茨曲线的形状仍然会存在差异。如保龄球、橄榄球和倒保龄球形状的洛伦茨曲线会得到相同的基尼系数。“保龄球”状的洛伦茨曲线说明的是大部分居民具有较低的收入,只有少部分居民收入较高。“倒保龄球”状的刚好相反。“橄榄球”状的洛伦茨曲线说明的是大部分中等收入者,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都只是少数。因此,“倒保龄球”状和“保龄球”状对于收入差距临界点有不同的影响。根据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倒保龄球”状具有较高资本积累率,“保龄球”状具有较高消费率,对于大多数缺少资本的发展家而言,“倒保龄球”状的临界点要比“保龄球”状的要远一些,即“倒保龄球”状的社会经济运行情况具有更强的收入差距的承受能力。
从云南省累计城镇居民累计人口比重和累计收入比重可以看出云南省绝大多数的低收入人口占有较小比重的收入,云南省洛伦茨曲线的形状为第三类。因此,从云南省洛伦茨曲线的形状看,云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不利于延长最佳临界点
上一篇:我国“城中村”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