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扩大化浅论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扩大化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改革发展之中,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是扩大化趋向。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导致这种必然性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条件、历史原因、政策环境、思想观念、劳动力素质是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
一、改革阶段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必然性
1、自然条件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我国95%以上的人口偏集于著名的瑷珲——兰州——腾冲一线以东,而以西的广大地区人口则不足全国的5%,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人。这种分布反映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生存条件差。人的承受力低下的客现状况,造成中西部许多地区劳动供给易受到数量限制,缺乏供给的弹性,难以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意味市场狭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
2、历史原因
1949年新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闭塞,社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在发展指标方面,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仅拥有3.8的全国工业总产值;东部地区的上海、辽宁、天津3省市在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5.06%、11.91、6.93亿元,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总产值1949年只有5.4亿元。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宁夏相比,两者竟差292倍。
3、政策环境
首先,从投资政策上看,60至70年代,中西部地区相当部分省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一直是“反帝反修”的前哨。国家投资较少。尽管中部有些省份是国家三线建设的投资重点,但从总体数量上看,因为解放初期的投资重点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早期投资积累较多,所以投资总额远远少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东、中、西“梯度发展理论”的影响,国家投资的主要重点又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六五”期间(1981-198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3410.09亿元,其中民族地区只有344.71亿元,占投资总量的10.10%;“七五”期间(1986-199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7364.55亿元,其中民族地区只有662.88亿元,占投资总量的8.46%。仅“七五”期间,国家在民族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便下降了1.54个百分点。再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看,“六五”和“七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12个省市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份额从42%上升到52%,净增达10个百分点,而以民族自治地方为主的西部地区则从16.3%下降到15.9%,净减0.4个百分点。
其次,从财政政策上看,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为缓解中央财政的困难,对全国采取“一刀切”的政策,不仅取消了原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照顾,而且还与其他省市一样实行两个10%的办法,即从1987年起,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也按正常支出借款10%,并扣减补助基数;从1988年起,又取消了定额补贴每年递增10%的照顾政策。仅这两个10%,就使少数民族地区从1987年到1994年的7年间,共减少可用财力数百亿元,造成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支差额不断扩大,赤字连年增加。
4、思想观念
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民族地区的影响和作用远远超过东部发达地区,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不少人仍把个体私营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姓“资”姓“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小富即安”、“肥水不流外人田”、“怕吃亏上当”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等保守依赖思想,严重地影响着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
5、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特别是文化科技素质低下,这是制约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则更低。据《经济报》1996年1月5日报道,1995年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3161元/人,上海为58555元/人,北京、天津、江苏、广东为3000元/人,内蒙古仅为26956元/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上海的46%。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差距扩大的暂时性
在认识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充趋势必然性的一面时,也应明确地认识到地区差距扩大具有暂时性的一面,这是个历史的过程,而且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经济发展,差距会慢慢消失。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暂时性可做加了理解:
第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某些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将逐步消失。例如;价格的生成机制将发生变化。价格生成的人为机制将逐渐削弱以至消失,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将起到主导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价格生成机制必将担价格扭曲的现象得到纠正,使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业间形成合理的比价体系。
第二,经济的发展将导致某些缩小地区差异的因素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导致区域要素流动的加强,区域间联合和协作趋于活跃。区域间的联合将有力地缩小地区差距。另外,产业在地域上的梯度转移是一种经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使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缩小。
第三,政府调节区域关系的经济力量正在逐步加强。从政策指向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对东部地平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中共;中央关干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注重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2000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始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一页。
第四,中西部地区是农业、原材料、能源等产业重点建设区。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产最较高的地区,其人均占有粮食的数最高于东部地区,今后,随着农业资源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强化.它们将会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陕甘蒙地区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开发,新疆南疆油田的开发,长江三峡工程和长江产业带的建设,都会带动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第五,中西部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得益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党的十五大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突破和定位,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放宽经营范围,在、税收、经营用地等方面同公有制一视同仁等,这一切都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将利用这个机会,抓住机遇;立足本区实际,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六,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民俗、边贸优势将成为外商投资的新场所由于东部地区地价、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使之逐步失去了一些投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投资必然会把眼光转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不仅地价、劳动力价格低廉,而且资源丰富,原材料基础好,有很多边贸省份,因此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第七,随着改革的深入。中西部地区的国有的将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其总体实力、影响力、劳动力将会大大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宏观调控的改善,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国有大中型通过建立企业制度特别是股份制改造,经过市场的整合和锤炼,将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会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当务之急是阻止“急剧扩大”和“过分悬殊”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任何国家也不例外。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想要迅速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阻止差距的急剧扩大和收入分配的过分悬殊。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采取多极增长战略就是在中西部选择几个省、市、地区或流域,像过去扶持东部沿海增长点那样,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举措是:分析各地资源优势,构建有机统一的市场体系、以线带点,以点连线合理布局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将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推动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高质量飞跃。
第二、国家必须集中财力,从宏观上尽快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已明确措出要给中西部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并加大投入,这对解决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对中西部农业的投入主要有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科技建设利农业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这三个方面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支撑点”;对工业的投入主要用于能源工业(煤炭、石油、电力)、机械制造和运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电力工业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支撑点”。为了确保工农业的投入,一要在中西部的农业中抽出一定的税种用于工农业建设,同时,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积极性,坚持谁投入、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中西部实现跳跃发展,不仅要加大交通、通迅、邮电等一般性设施和电力、水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大对通信卫星、机、视听传媒网络等信息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而且有利于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除了技术配合外,重点在于资金投入,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加收益分享、税收减免等鼓励东部企业和其他部门、外资、中西部本地大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向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中西却的就业机会,增强其自身的发展潜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核心,是培育和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创造能力利持续发展的能力,重点是创造就业机会,使中西部地区的人民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摆脱贫困。现实的选择主要有:一是立足农业的综合开发,多方位开拓就业渠道。中西部地区农牧业比较发达,通过发展精细农牧业,开发“四荒”资源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不断挖掘农牧业中的就业潜力;通过发展以多种经营、非耕地资源利用和区域化、专业化、贸工农一体化为特点的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的就业容量。二是鼓励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支持这些地区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项目。应把各项财政扶贫拨款或贷款集中起来,发展有原料、有市场的项目,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东部资金和境外资金到中西部投资,加大中西部地区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的改革力度,使其有效率地运转起来,增加就业机会。
第四、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促进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在促进国家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应当综合治理中西部地区的诸多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提高,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国实际,要处理好当前脱贫致富、增加就业和收入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具体工作要努力做好4个结合:
1.治贫与治愚结合。中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在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大力资本投入,大力培养人才,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
2.发展生产与控制人口结合。在中西部地区无论大中城市还是广大农业地区,要进一步宣传和坚定贯彻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使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相结合,使计划生育和家庭脱贫致富相结合,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从调控人口着手,合理调整人口与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经济的道路,要将区内外、国内外的资源、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弥补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要对资源的开采和引起之间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权衡损益,同时要重视以知识、技术的创新替代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4.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河流发源地和主要植物的生长带,决定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尤其要强化环保意识,防止东部和境外的污染型工业转移内地,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和无烟产业(业、信息业、服务业类),要严厉治理“三废”,植树造林、加强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等。
第五、解决好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中西部民族地区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西移的机遇,选择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优先发展的项目上做文章,实现地方和中央倾斜政策的有机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要看到,国家实施经济发展向中西部倾斜是从全局和整体考虑的,要深刻领会倾斜政策的内涵,结合本地区的特点,积极探索开拓戾族地区进入快速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摒弃保守落后的思想,拓宽招商引资与嫁接、联姻、协作领域,真正地把倾斜政策用足用好。
第六、必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产、学、研相结合的步伐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获得足够资金的有效途径。中西部发展高科技所需的资金和高素质人才都欠缺,有了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就成了风险性创业的载体。创业者凭其高超知识和技能得到必需的资金,投入者获得资本增值,大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建立科技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风险基金发挥作用的最有效方式,中西部地区应重点扶持已有的高科技园区。如长沙创智软件国,四川托普软件国等园区建设,同时在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建设一批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实践证明,高科技工业园能有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中西部地区农业、原材料和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比重大,需要科技工业园开发出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并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基础工程,发展高效、优质、高产、节水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可应用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加强对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改造,使他们发展为该地区的支柱型产业。
可以预料,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本提高,中西部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掌握机遇则取决于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要实现经济腾飞最终要靠自己。这就如同我们国家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只能通过自己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一样。
上一篇:西部大开发与外贸出口结构
下一篇:北京上海城市经济竞争力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