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东北区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日本,东北区
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也是一个国土小国,虽然战后日本在解决经济布局“过密”和“过疏”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程度仍十分明显。传统地理学认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区位、条件与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因素不同,就使得各地区所能拥有和已经拥有的产业各不相同,并由此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对于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作用机制很少研究,因此使得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只具有解释的力量,而很难拿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笔者认为,深人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近些年来,尽管日本的区际差异日益缩小,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经济增长速度、人均收人水平、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区际差异仍然存在。
1.1 经济发展速度的区际差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日本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偏低,但区际差异仍比较明显。 1995 年和 1997-1999 年4个年份,GDP增长速度最高的县分别为兵库县、大分县、冲绳县、长野县,最低的县分别为福井县、爱知县、滋贺县、香川县,二者的差额分别达8.2个百分点、 6.1个百分点、 7.2个百分点和 6.8个百分点;国内消费总值增长速度最高的县分别为兵库县、大分县、岛根县、高知县,最低的县为千叶县、爱媛县、滋贺县、香川县,二者差额分别为 8.0 个百分点、 6.6 个百分点、 8.3 个百分点与 6.5 个百分点。
1.2 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差异
从总体来看,日本各都道府县的收入水平差异仍然比较明显。 1995 年和 1997- 1999 年 4 个年份,人均收人水平最高的东京都分别为最低的冲绳县的 2.00 倍、2.01 倍、 1.93 倍、 1.94 倍。从东西方向来看,表日本高于里日本。排在前 25 位的都道府县中只有石川、长野、新泻、富山和福井 5 县位于临日本海的里日本,其它均位于濒太平洋的表日本;排在前 10 位的全部位于表日本。从南北方向来看,中部高于北部和南部。排在前 25 位的都道府县中除冈山县、广岛县和香川县比较偏南及宫城县比较偏北外,其它均位于本州岛的中部;排在前 ro 位的全部位于本州岛的中部。
1.3 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区际差异
2000年东京都、大阪府人口密度分别达 5 517 人和 4652人/km ,其中东京都(23 区)人口密度更高达 8135 万人/km ,而北海道只有 73 人/km ,人口密度最高的东京都比最低的北海道高近 75 倍。 2 ( X ) 1 年东京都、大阪府、神奈川县的经济密度分别高达 392 亿日元/k㎡ 、 210 亿日元/k㎡ 、 122 亿日元/k㎡,而北海道、岩手县、高知县、秋田县、岛根县、青森县的经济密度却不足5 亿日元/k 扩,其中北海道最低,只有 2.36 亿日元/k 扩,经济密度最高的东京都约为最低的北海道的166倍。
1.4 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解释
基于传统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的世界经济地理学界目前对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还只侧重地域结构的演变及其形成的外在原因,认为目前日本的经济地域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日本与里日本的经济地域差异;二是形成三种经济地域类型——高密度区(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南关东,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西近轰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东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密度区(山阳、北关东、北九州、北陆等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低密度区(北海道、东北、东山、山阴、四国、南九州等经济不发达地区)。
日本形成上述经济地域结构特点的原因主要有: ( l )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岛国,海洋运输对其经济发展十分重要。(2 ) 地形多山。日本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2/3,平原狭小且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全国最大的四个平原中有三个位于太平洋沿岸,这为其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不平衡分布提供了自然基础。(3 ) 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建港条件较好的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均位于太平洋沿岸,而且在这些地区填海造陆,解决生产用地,造价较低。(4 )能源、矿产资源贫乏。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靠从海外输入,制成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因而临海布局就是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 ( 5 )太平洋沿岸为全国最大的市场。太平洋沿岸人口、城市和工业集中,是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在实施重化工业过程中,在沿海地区增筑港口、铁路、公路等线路和公共设施,这些都有利于经济活动向太平洋沿岸集中。
上述关于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分析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市场区位等外部因素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本是宏观的、静态的,只是针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重化工业阶段,而对于目前区域制造业“空心化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必须运用经济地理学的新理论加以解释。
2 产业集群理论对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传统经济地理学基本上考虑节约运费和能耗等与物质流通有关的因素,极少涉及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产业组织、间的合作与竞争、创新及信息和知识的扩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成为解释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产业集群也是影响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2.1 产业集群及其作用机制
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产业群体。产业集群的大小、广度、发展状态各不相同,有些主要是由中小企业组成,有些则同时存在大型和小型企业,有些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有些则与大学没有什么重要的关联性。产业集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匡域经济发展: ( l )提高生产率。产业集群,能够使企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物色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集群内的企业相对于外部企业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率。(2 ) 增强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通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觉察到新的客户的要求,因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同行竞争也会迫使企业不断创新。集群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使得不同的思想不断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3 )刺激新企业的建立。由于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集群内,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而建立新的企业。加之,产业集群区域的进人障碍低于其它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人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可能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具备,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它地区容易得多。
2.2 日本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特点
日本拥有大量的中小,形成这种产业组织特点的原因是日本中小企业往往集群分布,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l)条件。一些产业集群最早可以追溯到 12 世纪。在长期发展过程,这些产业集群积累了生产高质量专业化产品的技术。(2)大的集团公司的存在。日本大量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因为存在一个或几个大的集团公司,这些大的集团公司促进了为其提供零部件和相关产品的其他公司的进入和成长。(3 )区域内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存在。如群马县的太田市,二战前中岛飞机制造商培育了相关的支持性产业,二战后转为富士重工的供应商,这种转换和其他新的进人者在太田市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供应网络。(4 )相邻区域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存在。如新泻县的三条市,邻近燕市的银器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形成了量具有金属冶炼、加工、磨光等专业技术的中小企业网络,这为三条市手工用具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5 )兼职劳动力市场。中小企业集群多为即时生产系统,因此兼职劳动力市场对其十分重要。日本一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得宜于区域内兼职劳动力的获得(6 )运输费用的降低。运输费用的降低扩展了活动的地理空间,扩大了市场规模,进而吸引新的企业的进人。(7 )地方政府的政策。日本地方政府为了振兴地方经济,往往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政策,其中包括建立公共测试与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这些中心的功能主要是技术指导与咨询、测试与检验、研究与开发、研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普及。(8 )技术转移。与政府政策相联系的是技术输人,既包括从国内其他产业集群的输入,也包括从其他国家的进口。
日本产业集群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1 ) 传统产业区(traditionalp production districts )。这种类型比较接近马歇尔的产业区,即生产特定产品的小公司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其产品主要为消费品,如纺织、服装、木制家具、金属餐具、陶器和眼镜等,企业之间按照从原料到制成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劳动分工。许多传统产业区始建于数百年以前。 ( 2 )城镇型产业区(casile townstyle industrial districts )。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大企业,按照生产上的垂直联系组成多层次的承包、再承包网络,即垂直系列网络(vertic keiretsu network , )。如爱知县丰田市的丰田公司与其核心供应商已经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日产公司也在神奈川、东京和杨木县建立了同样的产业集群。在日本该类型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3 )城市产业区(uthan industri 己 districts )。这种类型产业集群主要位于城市地域,主要涉及金属加工和机械领域,其主体为有自己商标的中小型企业,但它将转包和内部生产结合起来。
2.3 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日本的产业政策向来鼓励企业的大型化,在大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众多的城镇型产业区,由于大企业的发展要接近原料和市场,因此使得日本城镇型产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导致日本人均收人水平和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区际差异的形成。随着西欧和北美贸易壁垒的提高以及日元的升值,日本对外贸易发展受到阻碍,不得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1971 年,日本放松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日本大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与此相适应,日本大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其新的垂直系列网络。这样日本国内城镇型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便面临困境, 20 世纪 90 年代大量的中小企业因此而破产。 20 世纪 so 年代以来,机械工业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的总边际效益下降了近 60 % ,资本回报率下降了 45%。因此,日本区域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曾经繁荣的制造业区域经历了长期的社会经济衰退,神奈川县、东京都、大阪府和琦玉县的失业率都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丰田汽车公司海外生产网络的建立使得原有产业群衰落是近年爱知县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而近年增长状况较好的兵库、大分、岛根、高知、长野、群马、石川、佐贺则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区和城市型产业区的所在地,这些产业群的发展支撑着所在县的经济发展,这类产业群没有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发展状况较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要好于城镇型产业集群。从日本产业集群的三种类型来看,城镇型产业区的数量最多,在全国的地位也最重要,它的长期发展是导致日本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区际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日本大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这种类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进而导致所在区域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上升。相比之下,基本上由中小企业构成的传统产业区和城市型产业区则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较好,因而对区域经济发的贡献较大。
3 几点启示
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历史方面的因素,其成长过程受到科技、区域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育区域创新环境,发展本地创新网络,构建区域内生的产业集群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对东北区区域经济发展有如下启示。
3.1 培育创新环境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区是计划经济体制实现的彻底的地区,在体制转轨时期,计划体制缺失和无效,市场经济体制的弱小,使东北区区域经济发展陷人困境。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区域创新,是区域不断形成新的产业的能力。在国家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今天,东北地区等(项目)、要(政策)、靠(国家投资或吸引外资)的思想仍然存在,产业和企业管理部门急功近利,盲目规划开发区、盲目期待外来的大项目。传统的重视的基础设施、便利的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等硬环境的培育已经远远不够,政策扶持、减税、补贴、保护等措施虽然有利于诱导产业集聚的发生,实现区域经济的再腾飞,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加人WTO 、区域壁垒的降低、优惠政策的趋同,这些措施也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培育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源。为此,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便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加强企业联系,尤其是加强产业内企业间的联系,对产业集聚起着重要作用。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正式或非正式联系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东北区域经济的振兴。
3.2 城市型产业区与东北区中小企业发展
日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区和城市型产业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没有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发展状况较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要好于城镇型产业集群。这是因为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利用其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激励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在转型期适应市场能力弱,造成效益下降,失业严重。而中小企业则具有灵活、就业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发展中小企业不仅能解决东北老工业基础改造的近期主要矛盾,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3.3 产业集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内部大而全、小而全,企业之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批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与上述论及的产业集群有着实质性区别。多年来,我们一直试图通过发展装备工业来振兴老工业基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的发展,使装备工业有很大可能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但这种机遇是否就一定属于老工业基地,还应具体分析。因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生产基地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当地的优势,特别是这些年来新形成的优势。“东北地区的工业企业,绝大数属于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技术、资本密集型老工业,人世后不仅出口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就是在国内市场也面临萎缩的困境”。如果老工业基地不能通过企业改革、市场发育,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实现由传统工业区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转变,将会与这一机遇失之交臂。
3.4 制造业“空心化”与东北区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西欧和北美贸易壁垒的提高以及日元的升值,日本对外贸易发展受到阻碍,不得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日本大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其新的垂直系列网络。以城镇型产业集群为主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已经从“生产中心”改变为“研发中心”。这就为其临近的中国东北区(工业基础相对较强,资金不足、技术面临升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机会。如果东北区能抓机遇,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有选择、有重点的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制造产业,对于充分发挥区域内的劳动力优势,缓和就业压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东北区产业结构升级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本新型产业集聚下,在东北区建立“生产中心”,加强中日两国产业经济合作,是符合两国实际的一种必要选择。但是应注意产业合作与自主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自主产业的发展,着眼于建立一批自己的高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