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周亮 时间:2010-06-25

【摘 要】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逐渐成熟,已经在调控的时机选择、力度选择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运行的复杂性,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还应在建立预警机制、配合制度建设和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性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关键词】宏观调控;结构调整;预警机制
  
  一、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
  我国已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与成熟市场经济相比,政府的宏观调控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时机选择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明显表现出适时适势灵活调整的特点。九五期间,我国针对当时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随着通货膨胀水平的不断下降,1997年在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中求进的政策,两次下调利率,使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1998年后,根据亚洲危机影响逐步扩大,商品供给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和需求不足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的形势变化,又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转变为鼓励消费,政策目标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为抑制通货紧缩,并运用灵活的经济杠杆努力扩大内需,以及随着2003年、2004年经济增长率的明显提高,2005年确立的“双稳健”政策,这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说明了我国宏观调控能力越来越成熟。可见,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化建设的全过程,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但是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应当而且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调整。在过去发挥作用的市场机能扩张性政策如果没有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加以调整而继续执行下去,那么就会导致“政府失灵”。当经济阶段和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这样的政策就不起作用或反而可能成为新的进展的障碍,因而需要注意其作用的动态变化。
  
  (二)力度选择
  市场机制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机制,它对于价格、投资、货币供应量等信息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政府在进行宏观决策的时候,也注意把握好政策使用的力度,多用“微调”方式,政策运用既要到位,又不能过头。刚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非良性特征,是与政策力度把握不准,造成较强的外部冲击有很大关系的。盲目的扩张,使得在经济波动的扩张期过度耗尽了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严重损害经济正常运行的各种均衡关系,从而必然导致过深、过长的“大落”。面对1993年的经济扩张,政府吸取1989年“硬着陆”的教训,宏观调控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启动间接宏观调控,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的指导下,经济实现了软着陆,既降低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本世纪以来,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灵活,由于2003年遇上“非典”,信贷政策突然变得宽松起来,这立刻引发了钢铁、电力、水泥等原材料行业及房地产业的投资热潮,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局部过热。对2003年开始出现的增长过快苗头,宏观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总量调节措施: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利率浮动幅度,财政部宣布采取“中性”或“从紧”的财政政策。在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资金供应向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可见,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和力度适当,则可以有效避免力度过大造成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后又立即转入通货膨胀或在走出通货膨胀后又立即转入通货紧缩。一个成功经验是注意实施微调,在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的时期,为了防止大的经济波动,微调便显得尤为必要。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密切关注目前通货紧缩的走向和趋势,适时适度地加以调节,抑制通货紧缩,同时控制好通货膨胀的反弹,以便使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三)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所有制结构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等,这些都是转型期国家经常出现的现象。因此,政府行为的一个重点就是应放在治理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上,对各经济主体区别对待,不“急刹车”,不“一刀切”,以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将我国实施了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而宏观政策由“一积极,一稳健”转变为“双稳健”。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行方式,不同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也不同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它不是单纯的调控总量,而是在总量调控的同时承担和实现调整结构的任务。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既应在总量调控上松紧适度、把握方向,又应在结构调整上明确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统筹兼顾,不能搞“一刀切”,其政策掌握和实施难度明显大于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见我国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已从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上。
  
  二、改善宏观调控效果的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我国宏观调控逐渐走向成熟,实施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宏观调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也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宏观调控本身也存在一个改革和完善的过程。
  

   (一)制度建设与宏观调控同时进行
  目前,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宏观资源配置体系中,传统的行政性配置资源方式尚未发生根本变革。主要表现在,中的最稀缺的资本投入仍然采取行政性配置方式,一些竞争性行业的行政管制依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保险等垄断行业以及土地、资本、人力资源等的市场化明显偏低,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宏观调控的制度创新,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宏观调控的实施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尽快突破行政性资源配置体系。打破传统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按市场经济,借鉴国际经验,实行间接的、价值化的和引导性的调控,突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取消财政资金直接介入竞争性领域的分配渠道,按照“法治、监管、自律、规范”的要求,健全金融监管和运行体系,提高金融防范风险的能力。
  另外宏观调控要有利于体制转型,实现二者的互相促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实施宏观调控必须有利于体制转型。要处理好政策效应与体制效应的关系。在拉动经济增长,实施反周期政策中政策作用和体制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二者比较,政策的效应来的快,但它是外生变量,不能持久;体制的效应来得慢,但它是内生变量,作用持久。在转型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体制因素尚不完全具备,体制作用还会受到很大限制,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把经济增长的希望全寄托在财政货币政策上而忽视从体制改革和创新中寻找出路。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利于体制转型,把体制效应排在首位,不能给体制转型设置障碍。
  
  (二)加强预警
  通过回顾宏观调控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在宏观调控中,政府采取市场化手段与行政性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使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与目标比较接近,从而使经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但宏观调控尚缺乏预警机制。一般是在经济过热或过冷现象已经出现时才进行调控,而当情况比较严重时再进行调控,容易使政策力度过猛,再加上宏观调控政策往往具有滞后性,因而会导致调控过度,从而会对下一轮经济波动起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能够事先知道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或能够预测到经济运行的基本拐点,那么宏观调控政策就可顺势而为,就可以减少调控的失误。因此作为宏观决策者,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时机,注意采用预调节。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能够预测到经济运行的未来趋势,预见到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后果,从而采取相应的预调节措施。以政策的前瞻性来控制其效果的滞后性及政策作用的时间差。
  
  (三)调控时要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协调性
  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中央和地方对待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看法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必然导致在宏观调控时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得不到地方政府的及时响应,而这一因素又未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导致中央无法用经济手段达到预期的调控目的,而不得不运用行政手段。在对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经济调控时,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经济周期在各个地区间的传递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地区经济和 (下转第16页)(上接第12页)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是密切联系的,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条件不同,他们不可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因此在宏观调控中要考虑地方经济的差异,使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影响各个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
  
  (四)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即在解决短期稳定问题的同时,努力解决中期的供给稳定问题。要处理好拉动经济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关系,积极培育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制度基础和机制因素,不能以加深潜伏的财政金融危机为代价来保持暂时的经济增长速度。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行时必须把握好度,在不牺牲财政金融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谋求GDP近期的快速增长。既要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样,也要注意发展势头,市场能干好,但干的很慢,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要求,如高新技术产业等朝阳产业仅依靠自身积累去发展,也许微观效率并不低,但从全社会来看,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就会很慢,同样需要政府支持。宏观调控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把促进发展作为调控的作用点。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变革和调整宏观调控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一方面在发展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通过实施宏观调控来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宏观调控突破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建立起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和咨询服务机构,使国民经济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今后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
  [1]刘国光.杂谈宏观调控[J].经济学动态,2004,(10).
  [2]刘尚希.全面理解“公共财政”[N].中国财经报,199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