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内容摘要:中关村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但与硅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中关村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机制的缺失和高技术产业集群优势的缺乏是制约中关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关村 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家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科技水平的竞争,因此体现一国科技水平的高科技产业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代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关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关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今后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分析中关村发展面临的瓶颈及突破瓶颈制约的途径。
中关村发展概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在改革浪潮的带动下,1980年10月23日,中国院陈春先研究员率先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这是中关村高新技术的雏型。1983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的积极探索。此后,中关村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先后建立,到1986年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形成了以开发、经营产品为主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鼓励了科技人员创业的积极性,中关村从此迅猛发展。自1987年底到1991年底,试验区企业由148家急剧增加到13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由7亿元增到37亿元,年产值从4.8亿元(1988)增到12亿元,上缴税金由0.25亿元增到1.5亿元,年出口创汇由300万美元增到4500万美元,后四项指标年平均增长53.9%,36.9%,64.5%,125.7%。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上同意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包括一区五园: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其中海淀园拥有以中关村为核心的7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和300多平方公里的发展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各园区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增长迅速,截止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共有企业9500多家,2000年后以每年新增3000多家的速度增长。2002年其增加值达到519亿元,技工贸总收入为2404.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11.9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0多万人,带动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
从纵向比较来看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但如果我们从横向的比较来看情况则不容乐观,美国硅谷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早在1998年其增加值就达到2880亿美元,中关村与硅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产业集群角度看中关村发展面临的瓶颈
中关村充其量只是形成产业集聚而非产业集群,这是中关村发展面临的最为主要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区内企业集聚存在脆弱性,集聚效果不明显。中关村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彼此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性不强,又缺少与区内产业配套的外商投资。据北京市社科院2001年初对中关村的摸底调查得知,中关村的企业数量达7000多家,但产业链条并未形成,实际上有大企业而缺乏龙头企业,也没有龙头产业。尽管中关村企业自主开发的技术占了3/4,但却没有多少核心技术而且进入商品化阶段时,多数企业却与外地企业合作,依托外部平台。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上下游关系尚未形成,企业的集聚效果微乎其微.其他高新区的情况更是如此。
缺乏产业集群机制。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中关村汇集了9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73所高校,以中科院为龙头的232个科研机构,约50万科技大军,比硅谷还多20万人,更高于新竹的8万人,智力密集在全球首屈一指,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致使这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未较好地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的重要外溢来源和科技创新始发性资源的重要供应源,没有发挥产学研的合作机制。
缺乏合理完善的体制。首先是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松散。其次是政府与学校和企业的关系,目前政府的职能还没有真正转变,没有真正转到宏观管理上,对学校、企业的管理比较直接细致,大多数学校和企业没有自主权,也没有多少创新动力。中关村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区内的风险投资机构进入,这样难以扶持缺乏资金的优秀项目和创业者,对大型高技术创新项目更是无能为力,这就使得产业技术与资本不能自由组合,不能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
缺乏“鼓励冒险、鼓励成功、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和“自我设计、自我经营、自由竞争”的创业氛围,更缺乏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高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要创新就会有失败,而且失败率远高于成功率.这一方面要求创业者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要求社会上有一种较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容纳失败者。硅谷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她的创业文化,但这正是中关村所缺少的。
一个实现成功的集群或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区的形成,至少需要3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产业内的资本在某一区域内较快的集中,以及劳动力和产业技术能够自由地流动,并实现与资本的自由组合。第二个条件是市场的充分供给,即有市场能充分接纳在产业集群区生产的大量产品。第三个条件是当地的制度(包括政府政策、商业习惯和竞争文化)允许并鼓励这种集群。美国硅谷满足上述条件,进而形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硅谷的迅速发展归功于其充分利用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优势,而中关村科技园区与硅谷的差距,归根到底在于中关村还没有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没有发挥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其创新优势。因此我们应着手建立中关村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政府作用,制定引导和鼓励产业集群的政策
新竹科技园的建立是由政府引导的,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政府也应借鉴其有益之处。我国早在1985年3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批转的《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研究的汇报提纲》中都提出在全国选择若干个智力资源密集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建立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实施高技术的“火炬计划”,从总体宏观上来引导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但这些政策还要进一步落实,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制定鼓励产业集群的政策。
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我们要根据高技术产业的关联性,建立相互依存的上下游产业联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一方面,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新进入的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形成大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现在中关村内企业配套薄弱的现状,以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或鼓励其母体公司内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分离出来自办公司,从而衍生出来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的产业联系,尤其是要积极为进入高新区的跨国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当地植根性。
健全服务体系来支持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创新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服务机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物中心、律师事务所及师事务所等。它们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设、发展以及产学研联合的高效实施提供了服务支撑。创业服务中心。它为区内处于种子和创建阶段的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孵化器功能。培训体系。其职能是提供人才保障。除此之外还应把降低高技术企业创业条件,简便创建手续纳入改善服务的范畴。总之,通过一些措施完善服务体系,能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培养中关村科技园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能为中关村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技术产业集群区应该有一个鼓励创新、轻松宽容的文化氛围,不能再把公司看成是造钱的机器,而要使高技术企业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的团队,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给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可以挖掘自己潜力的空间,各个企业的管理创新必将带动产业集群区新的管理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对高技术人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硅谷的飞速发展和波士顿128号地区的发展停滞很大程度在于它们区域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这种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对失败的评判,失败不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有彻底改变对失败的评价,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从而形成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在促进中关村的发展的同时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产业集群现象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得很明显,而中关村的高技术产业只是简单地集聚在一起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不能发挥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吸聚效应”、“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也就丧失了竞争优势。因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一切措施努力培养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发挥行业整体的力量,使企业享受集群效应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中关村与硅谷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
资料:
1.胡立新,《关于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假设和模型》,《软科学》,2000年第11期
2.王建刚,《产业聚集现象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3.刘乃全,《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刘友全等,《产业集群的区域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经济》,2001年第2期
5.杜厚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关村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杨荣兰,《中国硅谷》,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