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内容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是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结构雷同、布局雷同、建筑雷同等问题,使其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传统。因此,城镇化建设应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以继承保护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为支点,在规划和建设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镇化建设与其地域特色、地理区位、人文、特定资源的关联度,注重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文化特色 继承保护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城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空间均衡的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体现和突出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城镇化建设与的关系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和措施之一就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动力。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建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城乡共同发展是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各种差距的重要前提和治本之策,也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城乡之间矛盾和问题的最佳选择。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应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辨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农村工业化不能停留在承受城市工业扩散、与城市工业配套,以及以劳动力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传统工业为主的分工阶段,应提到国家新型工业化层面整合并轨,使乡镇与传统工业分离,转变为“工业部门”;使从业人员与传统农业分离,成为一支现代产业队伍。农村城市化不要盲目反对大城市发展战略,也不要把小城镇战略过于理想化,而应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以便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实行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化。这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城乡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摈弃落后病态、相互融合、双向演进的过程。在发展中要注意到,城乡是不同的空间区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差别是永恒的,是无法消灭的。因此,城乡一体化不是乡村都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它将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氛围和城乡生态相互适应的环境。
以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建设
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社会变迁,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这里所指的制衡有二方面含义:一方面,要合乎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文化思想是改变传统的先导。城镇化建设要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体现优秀文化思想,在规划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上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产业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用优秀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化建设获得长久的历史生命力。
目前,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城镇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结果是走遍一乡又一乡,乡乡都是一个样,处处都是水泥房,城镇化建设结构、布局、建筑雷同,使得城镇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支配着民族精神的走向。体现着民族的特殊品性,构成民族的文化记忆。文化特色把现代人们和本民族的久远历史连接起来,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而文化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结构、布局、建筑等文化传统和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环境。城镇化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传统。
在城镇化建设和继承保护文化特色上,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需要;继承保护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与复兴的要求。被建筑学家称之为“汇江南河北之大成”的晋商古建民居民宅,成为当代最具特色的景点,正是前人在建设与继承上智慧的体现。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的多种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城镇化建设要善于容纳不同文化和多种民族的文化,也要发扬和继承自己的优秀文化。城镇化建设中更要注意强化这种意识,处理好建设发展与继承保护的关系。
一个区域内城镇化建设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机遇、程度各不相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产品品种、质量,工业的强项与弱项,经济的支柱与潜力,区位的优势与劣势等不同,因此,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发展为特色经济。城镇化建设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如此,首先要找准特色经济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所在,特色文化能做到多大,特色能否转变为经济,能否转化为城镇化建设上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等,都需要广泛调查,深入论证,这是发展特色经济和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其次要全力壮大特色,要搞规模经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和影响力,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支柱;第三要在城镇经营上下真功夫,在做大特色的同时,把其推向县外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