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就业的补偿机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宁光杰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由技术进步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各种补偿机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且补偿是不充分的。要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增加同时并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扩大国内需求或者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增加出口,而需求的扩大要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就业结构的顺利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要以实际工资的下降为代价。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补偿机制

  由技术进步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关于技术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在1930年代和1960年代曾引起了两次较大的争论。在今天,信息技术的推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相关的失业是否大量存在?就业的补偿机制是完备的吗?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的提出

  对技术性失业的最早关注可追溯到19世纪初,19世纪几乎所有的古典派学家都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包括萨伊、西斯蒙第、李嘉图、拉姆塞、马尔萨斯、西尼尔、马克思、穆勒等。在这其中,分为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技术变动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只是短期的,另一派则认为技术性失业是长期的。

  持乐观态度的一派其理论基础包括萨伊定律和工资理论。萨伊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而技术变动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促使需求上升,或者通过工人增加消费其他产品、厂商增加投资来吸收被技术解雇的工人。而工资理论认为技术变动的就业效果依赖于它对工资的影响,李嘉图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技术性失业问题严重的理论又有四种解释,包括“购买力上升难以实现论”、“市场需求不足论”、“投资需求不足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论”(Woirol,1996)。

  在此基础上,人们围绕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展开了很多的讨论。例如,Howard和King对“补偿理论”进行重新辩解。Vivarelli(1995)将技术进步影响失业的补偿机制进一步归纳为八种:(1)通过降低价格从而增加需求;(2)通过新的投资;(3)通过降低的工资,工资下降会促使用劳动替代资本或延缓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过程;(4)通过新机器生产,带动产业间联系,进行补偿;(5)通过新产品创新;(6)通过技术进步增加的收入,进而转化为消费和投资;(7)通过“熊彼特效应”,以创新增加投资;(8)通过“庇古效应”,用价格下降来带动投资增加。

  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就业增长和失业率的下降之间并没有一定的。1960年代到1990年代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说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正向或反向关系,具体结果取决于补偿机制的完善程度*。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分析各种补偿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内在关系。

  二、几种主要补偿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内在关系

  1.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与投资扩大

  首先来分析第一种机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会引起产品价格的下降,这一规律可以在电视、机等产品上得到反映。价格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P=a+bAP  (1)

  其中,P为价格,a为常数项,AP为平均劳动生产率,b为代表技术进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价格的影响系数,这里的b<0。进一步地,价格的降低有利于消费的扩大,因为消费的方程为:

  C=c+d(WN/P)+eπ  (2)

  其中,W为工资,N为就业人数,π为利润。d和e分别反映了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倾向,0<d<1,0<e<1。

  实际上,这种补偿机制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价格能否实现下降是一个问题。正如A. Hansen(1931)所说:“技术变动干扰了相对生产率,从而扰乱了正确的要素定价。”结果,应该变化的价格没有变化、或者推迟变化,从而形成价格刚性。E. Lonigan(1939)认为“如果技术进步没有伴随着就业的上升,那它一定是价格体系、债务、资本、投资失灵的结果,而不是创新的结果。”,“必须让价格变动充分反映技术性的收益”(CR. Woirol,1996)。可以发现,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是保证价格体系灵活性的重要条件。所以Mills(1932)认为1920年代的失业在很大程度是由于经济体系刚性的增加导致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缺乏调整。

  新凯恩斯经济学则认为价格出现刚性,是厂商理性选择的结果,例如菜单成本理论。这里提出了一个引申的问题,价格不变很可能是生产商独自获得技术进步的好处,而整个社会却出现了就业数量下降的局面。

  退一步说,即使价格下降,需求也未必会增加。价格下降会使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提高,从而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但一般认为工人的消费倾向大于资本家的消费倾向,即d>e。此外,消费需求的增加还涉及到工人与企业对收益的分割问题,尤其是由于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收益在两者之间的分割,只有收益更多地倾向于工人,才会对消费需求的增加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利润、工资与生产率的关系可以分别表示为:

  π=f+gAP    (3)

  W=h+iAP+jU    (4)

  其中,U为失业率(工资水平还受到社会整体失业率的影响),0<g<1,0<i<1,g+i=1,反映了双方对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收益的分割,现实情况是更多的收益被资本家所得,因此消费需求的充分增加变得困难。

  下面我们来分析投资的补偿机制。投资方程为:

  I=k+lπ+m(INNO)  (5)

  其中,I表示投资,INNO为通过投入新机器和熊彼特创新效应而增加的投资。投资补偿有赖于利用获得的利润,进行迅速再投入。投资要足够大,这又涉及到技术进步收益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问题,从而与上面的分析形成矛盾:消费需求增加要求收益更多地向工人倾斜,而投资需求增加又要求利益更多地向资本家倾斜。看来,两种补偿机制不可能同时充分实现。而且投资的补偿还要求投资不存在时间的滞后,但这一条件基本上是不现实的。由于对未来的预期不稳定,资本家很难迅速增加投资,如凯恩斯所言,投资不足是西方国家经常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新的投资过程又伴随着技术变动,形成的是资本密集程度更高、技术更新的项目,则就业补偿的能力更加微弱。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的常态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资本密集程度不断扩大。这一技术特征被以后的经济发展所证实。

  2.工资下降还是上升

  工资的补偿机制认为,由于技术性失业人口的存在,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如公式(4)所示。而另一方面,工资的降低可以延缓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发生,促使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形成,以实现对技术性失业人口的补偿。用方程表示为:

  AP=n+o(INNO)+p(W/P)  (6)

  这里的p>0,说明高工资导致对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需求增加。

  但是如果工资存在粘性,下降就比较困难。而工资粘性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和理论,虽然工资粘性对劳动者整体而言并非福音。其次,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有的提高是因为工资过高,或劳动力缺乏效率,因此,企业要用资本代替劳动。对这一解释的反驳是,有些产业劳动者的工资较低,但是资本密集程度仍然较高。对德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确实有节约劳动的倾向,但其产生的原因是否与要素价格有关并不清楚。

  最后,工资与消费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工资不充分增长或下降会抑制消费需求,从而减低补偿的作用。按照新古典的分配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工资应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MP*P,边际产品可理解为劳动生产率,所以工资的增长率应为后两者增长率之和。但是如上所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收益往往没有被劳动者充分享有,而是要与资本家共同分享。因此,我们看到工资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的增长率之和,甚至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本身,因而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如果工资增长赶不上通货膨胀的增长,就会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损害消费需求的稳定。虽然被企业获得的技术进步收益,会通过企业主的高消费或者再投资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但如前所述,这种影响效应对劳动力的补偿能力是有限的。

  在有些情况,实际工资的下降,也许会带来就业的扩大,即失业率的下降是以实际工资的下降或较低幅度的增长为代价的。荷兰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存在着工会管制,在1980—1999年间,荷兰制造业的实际工资只上涨了7.5%,远远低于生产率的增长率。这使得荷兰在1990年代保持了5.4%的较低的失业率。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实际工资的下降被认为是美国1990年代出现“新经济”繁荣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影响本国消费需求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美国主要是依靠消费信贷来维持的,在荷兰则依靠出口的增加。

  3.新机器、产品创新与产业结构

  新机器生产只能带动一小部分就业,如果是用节约劳动的新机器代替旧机器,则也不能实现充分补偿。

  新产品创新的补偿作用体现在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并通过产品之间的竞争,使市场价格降低,从而完成补偿。考虑到产品创新的因素,即有新的消费和价格公式:

  C=c+d(WN/P)+eπ+q(PROD)  (7)

  P=a+bAP+r(PROD)  (8)

  q和r分别为产品创新对消费需求和价格的影响。产品创新的补偿不仅限于同一产业内部,还会波及其他产业。产品创新往往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部门,通过社会各行业间的产业联系,补偿的效果更大。

  产品创新、产业结构转换带动了劳动力的产业间移动。因此,1960年代的争论由技术性失业转到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它与当时失业的“需求论”相对应。结构性失业是由需求以外的原因引起的非自愿失业,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存在,是长期的和稳定的。技术性失业者要跨行业转移,如果存在障碍(例如转移成本),就会转化为结构性失业。Pasinetti(1981)认为要解决技术性失业问题,就要“生产机器,雇佣过剩的劳动者在其他新、旧商品部门就业,或者增加闲暇时间在总时间中的比例。”其中增加闲暇时间的比例意味着要加强第三产业的,通过第三产业发展来提高补偿机制。Schettkat(2001)认为产业结构的不同是解释1990年代德国失业率高于美国和荷兰的失业率的主要原因。

  在1960—1980年代时,德国的就业增长就比较缓慢,失业率也逐渐攀升,到了1990年代,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比前三个年代都慢,失业的压力更大。而从生产率的构成来看,在1992—1997年间,进入和退出对生产率的影响却是负的,这与其他国家正好相反(OECD 2001)。企业进入和退出的效率反映了产业结构性转移的效率,如果效率较低,会影响产业结构的顺利转换和就业补偿。随着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劳动力也要跨行业转移。也就是说,产品创新越快,劳动力跨行业转移数量越大。但如果技能不匹配的问题出现,转移就不能充分实现,结构性失业的数量就较大。

  德国1990年代除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还发生了其他变化。首先,制造业的需求出现下降,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而需求结构没有向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从就业结构看,1999年德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0%,而同期美国服务业的就业比例为73%,荷兰为74%。为什么德国对第三产业的需求相对较低呢?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靠高收入阶层的支持,而高收入的来源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益的分配。此外,也与劳动力跨行业转移的困难有关。.另一方面,一般而言,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较低,工资较低。低劳动生产率的服务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由于在这个行业中有大量的劳动供给,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这些劳动不能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从第三产业的相对工资(与全部行业平均工资的比率)来看,美国第三产业的工资较低,因而第三产业的低工资成为一种解决就业的分配政策。此外,正如上面所说,低工资可能减缓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对就业的增加有益。低工资使就业增加,而这样的服务业又要依靠高收入阶层的需求。

  新产品创新首先由少数高收入阶层享受,由此带动高消费和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但劳动力的跨产业转移存在着很多的障碍,而且从事新产品创新的劳动者以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的工资很低,所以这种补偿机制也是不充分的。美国依靠消费信贷只是部分地弥补了低工资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但消费信贷本身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长期依赖其起作用。

  4.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

  以上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果的分析是在一个封闭的模型中进行,如果进人开放的模型,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则对本国就业的冲击就会减小。德国在1960—1980年代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高于美国,但其失业率比美国低。这除了因为伴随着生产率提高出现的国内需求增长以外,更因为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增加了对德国产品的国外需求。

  但是为什么到了1990年代,德国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却带来了比美国更高的失业率呢?从产品的国际竞争来看,德国产品的竞争地位相对下降,有人认为这与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有关,1990年代的劳动生产率为1.95%,而1960—1980前三个年代分别为4.26%、2.57%、2.10%。因此,德国的出口在1990年代初期曾出现低增长和下降,由于德国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出口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本国就业的增长。而美国和荷兰却利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了较强的经济竞争力。荷兰的低工资使得制造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便宜,而配合着汇率贬值,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出口的提高,使总需求得到扩大,这最终转化为服务业就业的增长。美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提高了本国各行各业的生产奉,1995—2000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15%,高于德国的1.76%。这既创造了国内的需求,也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同时,出口的赤字因为资本项目的大量资本流人而得到补偿,资本的流人是以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股市的繁荣为基础的。从本质上讲,美国经济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这是与德国以及荷兰的不同之处。

  三、综合分析

  在了解各种补偿机制之间的关系之后,还要综合考察它们对就业的影响。实际上各种补偿最终体现为总需求的扩大及结构性的调整。所以,我们可以分析生产率提高对总需求的影响,如果生产率提高会使得总需求充分增加,则说明就业补偿是充分的。

  建立总需求的方程:Y=C+I+EX  (9)

  它是由总消费、总投资和出口构成的。将上面的消费方程(7)和投资方程(5)分别代人总需求方程,同时将利润方程(3)、工资方程(4)和价格方程(8)代入,以反映这些因素对补偿的影响,将投资方程中的INNO表示为生产率的函数[由方程(6)可以得到]。最后得到总需求的表达式为:

 

  然后,将总需求对生产率求导数,先不考虑产品创新和出口受生产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为:

 

 

  要实现充分补偿,上式的结果应为正值,且足够大。从中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发现各种补偿机制之间的矛盾,第一项(e+1)g反映的是资本家对补偿的作用,资本家对技术进步收益的分割比例越大,消费和投资倾向越大,补偿就越充分。第二项m/o反映了技术进步的两难,技术创新投资一方面增加了投资需求,有利于实现补偿,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又降低了补偿的效果(尤其是就业补偿)。第三项较复杂,要求dN>mp/o和[a+r(PEOD)]i-b(h+jU)>0,前者反映工人消费倾向和工人就业量要充分,以补偿技术进步的不良后果。后者反映技术进步收益给劳动者的部分要充分,产品创新对价格下降的影响不能过大(否则会损害资本家的利益),失业对劳动者工资的负面影响也不能过大。可以看出这些补偿机制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劳资双方的矛盾,要实现充分补偿是困难的。

  如果(11)式的补偿是不充分的,就要考虑依靠产品创新和出口来增加总需求、增加就业补偿的作用,这里产品创新和出口分别是生产率的函数。

  四、小结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下技术进步与就业补偿的分析,可以看出,几种就业补偿机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不可能同时实现。因此,技术进步对失业的补偿是不充分的。其中根本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分割的矛盾,它影响着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

  在分析就业的补偿机制时,强调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伴随技术变动保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顺利转移的重要性、劳动生产率与实际工资增长的关系、以及开放环境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这些都对就业与失业产生影响。论文认为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与就业增加同时并存,要实现这一最优结果,需具备一些前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改善价格体系、扩大国内需求或者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而需求的扩大要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就业结构的转移。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要以实际工资的下降为代价。

  这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主要依靠需求的扩大和需求的结构转换,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要有助于扩大需求,以实现就业的较充分补偿。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较低使得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由于垄断经营又使第三产业某些行业工资相对偏高,这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治理失业问题,要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动、需求扩张等几个方面来综合权衡,以求得恰当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