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5

其中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尽管现在我国和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越来越多地用资本替代劳力、用机器替代人工,国家和个人财产越来越多,劳动收入却在国民收入中占约75%,且有比例上升趋势,用西蒙•库兹涅茨的话说就是:“人们可以在上述增长的一世纪中(这个时间可持续一个半世纪而不致使趋势有大的变更),劳动收入的份额上升了,大约从55%上升为75%;而资产收入则下降了,大约从45%降为大约25%。”[15]

坚持与生产要素价值论相联系的分配论的经济学家,还常以马克思所定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测量、由劳动价值论可以推论出的按劳分配没有可操作性为由,否定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实践价值。这是混淆了基础理论和具体分配形式的说法。实事上,劳动价值论及按照这种理论可以推论出的按劳分配[16],是一种可以用于分析如何分配才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分配形式。

这种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可以在理论上阐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可操作的分配形式,如按供求分配、按资分配、按土地分配、按等级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时间分配、按资历分配、按职称分配、按分配、按岗位分配、按学历分配、按地区分配、按行业分配、按职业分配、按需分配等等,都只有在尽可能注入更多的依据劳动价值论可以推论出的那种按劳分配的因素,或尽可能向那种按劳分配方向调整的情况下,才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收入分配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和伦理等各方面的问题,需要结合许多理论来研究,马克思也并没有认为根据他的理论可以在全社会实行“不折不扣”的按劳分配。[17]

其实生产要素价值论及依据它可以推论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一种基础理论,也不是可操作的分配形式。因为每种生产要素都不可能单独起作用,客观上一般不存在理论上可以假定的一种要素不变另一种要素增多的情况,所以它们的边际生产力份额在现实中实际上是无法测量的[18]。它作为一种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将人之间的分配硬说成人与物之间的分配,解释不了现代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

另一种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实践价值的说法,是与物质商品财富价值论相联系的分配论。按照这种理论,财富的价值就是商品的数量及其稀缺性和有用性,工人的工资是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的生产成本,生产的效率只是由技术或企业家个人决定的,像对待资本那样尽力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和消费,不会对经济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将劳动等同于资本的纯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最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的经济体制。我国要实现化,必须实行原始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尽力压低工人工资,用廉价物品占领世界市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但是,这种回到重农学派物质使用价值价值论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分工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都是为社会、为他人进行的。一种物品不论数量如何多、如何有用、如何稀少,只要它不能卖出去,它的商品意义上的价值就仍然没有实现。将价值等同于物品的数量及其有用性和稀少性,即便是很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也是不赞成的,例如,马歇尔说:“价值的概念与财富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亚当•斯密说:‘价值这个字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有时它是表示某一特殊物品的效用,有时则表示因占有这一物品而得到的购买他物的能力。’但是,经验已经表明,把价值这个字作前一种意义是不妥当的。一个东西的价值,也就是它的交换价值,在任何地点和时间用另一物来表现的,就是在那时那地能够得到的、并能与第一样东西交换的第二样东西的数量。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的,表示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19]

当然,马歇尔这里将价值说成是物之间关系仍然是不全面的,因为隐蔽在物之间的交换后面的,还有人之间的交换。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价值定义为体现在物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的凝结才是更准确和全面的。站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可以看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劳动者们有积极性从供给方面生产出更多财富的数量,而且要求劳动者们有足够多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去实现尽可能大的财富的价值。财富的数量没有较高的效率去生产将得不到快速的增加,而财富的价值没有较公平的分配去消费将无从得到应有的实现。将工资视同原料和机器一样的生产成本,实际上贬低了公平分配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如果个人的劳动权和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没有保障,人们的积极性和能力受到束缚,无法高效率地生产财富,发展将不可能有高的速度。同样,如果只着力保护善于赚钱的企业家单方的利益,放任他们凭借自己拥有较多资本、精通理财和管理等优势,为自己多赚钱尽力以低工资、恶劣工作环境和多失业压榨善于生产的工人,导致两极分化,势必引起生产过剩,价格低落,经济停滞,社会动乱层出不穷,发展更将成为不可能。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包括善于生产和奉献的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人,在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的状况都有全面的改善。

持物质商品财富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还常举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战后初期依靠低工资、低消费,通过扩大出口加快了经济发展的例子,说明只有抑制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说法的偏颇在于,没有看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当时所面临的特殊情况。事实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战后初期之所以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凭借低工资、低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是与美国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当时争夺世界霸权的意向分不开的。战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时期,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与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抗衡,极力拉拢和扶植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使它们成为自己在远东的有力量的盟友。因此,它们一方面给这些国家和地区以大量的有偿和无偿经济和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为方便它们的还债向它们大敞国门,用各种优惠条件让它们向自己国家出口。这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才有可能在短时期内以牺牲本国消费为代价,在较大程度上依靠国外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但是,我们看到,首先,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规模都比较小,这样它们才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依靠扩大出口来带动自己的。小国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大国。其次,这些国家和地区以低工资、低消费为手段扩大出口的做法,只适用于战后初期的一个特定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以后,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没有必要再给东亚国家和地区以特殊扶植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巨大困难,于是不得不以各种手段促进工资和内需的增长,转而扩大国内消费。现在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都已不是低工资、低消费的国家和地区了。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它们也已不可能像战后初期那样以国内低工资、低消费为手段扩大出口了。别人已经不用、已经行不通的做法,我们为什么还要将其视为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