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型消费的现状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娟 时间:2010-06-25
摘 要 运用数据和图表对我国当前消费转型进行分析,揭示了生存型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正在向享受型、型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转换的事实;分析了享受型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享受型消费 生存型消费 发展型消费
  1 享受型消费概述
众所周知,人类的消费活动可以分为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享受需要而产生的消费。比如,人们消费高级食品、娱乐用品、某些精神文化用品及服务,就是因为这些消费资料能满足人们舒适、快乐的需要。享受型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会要求满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享受型消费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享受型消费渗透于人类的一切消费领域之中,很难把它与生存或者发展型消费严格区分开来。而且,既可以说它是物质性的享受型消费,又可以说它是精神性的享受型消费。从本质上说,享受型消费可以使人们得到一种心理满足。享受型消费诉诸于本我(心名词)。布莱恩把它定义为“消费者行为中于一个人使用某产品的经历中那些多种感官、幻想和情绪的成分有关的方面”。广义的定义是与实体产品的消费相联系的。消费者在消费某产品的同时获得了某种心理满足,比如对知名商标的认知认同等。我们知道,促使人们购买商品的因素是动力、需求和动机,以及购买行为的享乐方面。许多购买者是部分地由享乐的目的而驱动的。有的时候,娱乐性方面几乎是作为包装设计的副产品而偶然出现的。但是有时候产品的娱乐性是在设计阶段刻意加上的。
狭义的享受型消费是指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消费。实际上,休闲、娱乐等所使用的耐用消费品也被认为是享受型消费的范畴。但是,不属于享受型消费,而属于发展型消费。事实上,教育是人的再生产活动之一,它是对人的投资。教育比耐用品具有更为持久的性质,对人的一生起作用,它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未来收入。
须知,享受型消费与“享乐主义”消费格格不入。“享乐主义者”过分沉溺于享乐。为了享乐,他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不惜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享乐主义者”是为了享乐而享乐,而享受型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感受,是为了使人们身心得到放松。前者是不健康的消费,而后者是健康的消费行为。虽然从客观上说,“享乐主义”消费对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它的负面影响却是深远长久的,也是很可怕的。
2 享受型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已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这一趋势具有四大标志:第一,通讯消费上升;第二,文化教育消费上升;第三,旅游娱乐消费上升;第四,保健养生消费上升。
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享受型与发展型消费所占比例越大,同时表明某国或者某地区的经济越发达,人民越富裕。温饱经济转向小康型富裕型经济的标志之一就是享受型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以居民的消费支出为例,由附表可以看出:上升较快的是娱乐和文化教育消费,由1985年的3.9%提高到2001年的11.07%,上升7.17个百分点,而医疗卫生消费上升了3.14个百分点,交通通讯消费上升了4.53个百分点。其原因是文娱类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由11.74%提高到89.44%,以及教育投入加大。另据预测,2005年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4.2%,上升到第二位;农村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达13.9%,也将上升到第二位。
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浙江省以及上海市的统计数字也支持以上的观点。广东省2001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2 153元,同比下降3.3%,但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享受型、发展型的支出呈增长趋势。其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287元,增长5.5%。浙江省高收入城镇居民户2000年人均用于娱乐文教服务的支出为1 791.77元,比全省平均高95.3%,其中,人均旅游支出333.08元。200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支出为8 868.19元,而娱乐文教服务支出为1 227.70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4%。这与前面所预测的2005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上海市1999年该比重为13%,1998年为12%,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2001年公务员加薪,北京公务员65.6%的打算投入到文化消费中,41%的北京公务员选择旅游消费、休闲、消费,68.9%选择日常消费;到歌厅听歌,已成为长沙人经常性的娱乐活动。2001年长沙人均文化消费达1 049元;深圳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1 111元,比1995年实增1.3倍。从1995~2000年,深圳人的旅游消费平均增长18%。
但是,享受型消费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享乐主义”消费在大陆有其存在的土壤。使人们的购买力增强,从而人们有能力享受生活。再者,富裕阶层中的一部分人过分沉溺于享乐,具有示范效应。根据滴入理论,较低阶层的人总是模仿高阶层的人,影响力是由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传递的,因为社会中较贫穷的群体总是寻求变得更好。再加上影视作品的渲染,以及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盲目“超前高消费”,以“大款”为模仿的对象,住宾馆,吃酒家,穿名牌。第二,农民追求消费的物质性实用性,忽视消费的精神性。用于文化、娱乐、、健身、等方面的享乐型服务型消费,虽有所增长,但在大多数农户中还是空白。
3 政策性建议
我们知道,消费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为了更好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必须刺激现有消费并且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为了刺激人们更多地消费,社会应创造更好的消费条件和消费设施。结合我国消费转型的这一特点,即从生存型消费正在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化。这表明享受型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大,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会有较大的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84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 33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据统计,2001年一季度城镇居民娱乐文化支出增长11.2%,对消费性支出增长的贡献率为31.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了16%,文娱耐用消费品增长了11.7%。于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享受型消费的需要,社会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第一,国家应该加大休闲产业的建设力度。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并能刺激人们的消费行为,又能创造就业机会。第二,各省市应该建设各自的多功能型的大剧院以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要。首都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应该有国家级的大剧院,可喜的是国家大剧院已经在北京开工建设。上海市已经拥有自己的化大剧院。这是上海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上海人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发达地区应该建设大剧院,欠发达地区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建设一定规模的剧院,以便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第三,振兴中国的戏剧和曲艺,让更多的人回到戏院里,让戏曲消费成为享受型消费的一大亮点。第四,提高中国人的欣赏水平,繁荣中国的传统音乐,多引进西方音乐,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作贡献。

1 尹世杰.消费需要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2 文启湘.消费经济学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J.布莱恩.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4 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