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 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0.
[2] [德]李斯特(Friedrich 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 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 2005,(5): 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9): 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 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0.
[2] [德]李斯特(Friedrich 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 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 2005,(5): 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9): 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 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得以传播,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第二,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作为知识产品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第三,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和业务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人是动态的载体。人类的长期存在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第四,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所以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第五,知识经济符合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克服工业经济遵循的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服从增长函数的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知识经济社会出现,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有效途径。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是根本出路。这首先要求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其支撑,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高度认识,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要促进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设想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振兴科技,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因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教与经济相结合,体现科教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发挥科教事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开始。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压力重,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知识资本国际竞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国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高技术人才和看到潜在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对研究与教育一贯重视。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我党中央也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提倡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十分需要的因素。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注定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央《公报》中提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时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其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挖掘全社会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潜力,使各个个体的能力能够尽情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加强自身的能力。
就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创新。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特别重视投资新技术,进行高技术培训,尤其是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创新,包括在产品的内涵、包装、推广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融入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此外,还必须努力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与知识和科学技术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中中心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建立本国的创新系统,以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4·加大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注重知识产业的培养。知识产业就是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技术、金融服务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社会。知识产业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知识产业。
许多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不断发展知识产业。但必须指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等于就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诚然,美国今日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发展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及信息产业的大力培养。但是仅仅高科技的投资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所有的领域都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而其中大部分并非高科技。所以,加大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光指高科技产业,还指其他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应当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是高科技,不要一味地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的高低,主要引进对我们适用的技术和方式,注重基础产业的培养,注重全部行业的知识投入,争取提高知识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
5·不断发挥政府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重视政府的干预作用,重视这只“看不见的手”,让政府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和本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这主要表现于一方面,在推动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无力或不愿冒风险进行的活动,政府要视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投入资金或加大扶植力度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宽松、和谐、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美国等已率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如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前后历时六年,共动员组织了15万人参加;“阿波罗”计划历时十年,共动员120所大学、两万余家企业共400万人参加。还有,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由政府进行组织的。就我国来说,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知识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经验和教训,除了对传统的行业和部门的引导,还应在知识经济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要有新的变化。西方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做法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启示。我国政府应注意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优势,保证以发展知识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知识经济是一种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新的资源变迁的结果。它的出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炳瑛。知识资本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0.
[2] [德]李斯特(Friedrich 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120-130.
[3]汤子琼。知识经济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78-220.
[4]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DB/OL]. 2002.
[5]刘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16-119.
[6]龚晓莺,王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3-15.
[7]郑示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北方经济, 2005,(5): 43-46.
[8]梁彤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F].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9): 32-35.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兴起。
伴随着一系列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经济社会日渐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特征。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经济形态,专家们有着不同的命名。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终于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以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
在众多的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各种提法中,经合组织的提法为国际所普遍接受。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报告中界定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强调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
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也已初显苗头。我国的经济学家把知识经济解释为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是高新技术、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也就是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渐渐取代了物质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脑力劳动成为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直接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成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知识经济产业。因此,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应用。就其核心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表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除了以上的根本特征外,知识经济还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1)知识经济直接体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它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移,而更多的是劳动者脑力的对象化,所以知识经济也叫智力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中融入了知识、信息、网络等元素,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智力资本,逐渐形成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经济。
(2)知识经济是无形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这主要表现为资产投入的无形和虚拟。传动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除了需要基本的资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识、智力、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前途。另外,虚拟的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人们对虚拟市场的操作,扩大了经济的空间。
(3)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资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 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指出,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精神资本”,即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
(4)知识经济是具有全球化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可知,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知识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国与国之间需要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以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主要资源的流动势必会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
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对自己行为反思和对传统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科技进步解决环境的问题、生活质量提高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以人为本是核心,科技进步是有效途径,政府作用和公众参与是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