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玲红 时间:2013-02-15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应不断开拓新思路,研究新举措,推动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1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骨干财源支撑。我省大多数县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对财政贡献率低,难以形成骨干财源;而大多数工业企业规模偏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创税能力低,经营状况不稳定,适应市场能力差,也难以形成骨干财源;而以县城为代表的小城镇城建基础差、承载功能弱、发育不成熟、人口少,第三产业也难以形成规模,形成骨干财源的条件不具备。由于没有稳定的骨干财源做支撑,县域财源发展风险性较大。
        1.2 经济结构单一。我省的县域经济由自然经济和农耕经济脱胎而来,又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多数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以小生产方式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即使一些工商业基础较好的县,也大多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工艺水平差,效益低,竞争力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1.3 发展环境制约。同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无论是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环境、人文居住环境,还是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各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使资本、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经济外流,招商引资困难加大,许多大项目难以落户县域,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支撑。
        1.4 征收管理不规范。县级征收机构往往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组织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差的县,为完成上级任务指标,不得不加重工商业户税费负担,恶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使财源进一步萎缩。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强县,为防止上级“层层加码,鞭打快牛”,人为控制征收数额,对应征收的税费随意减征免征,造成税费流失,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转化为财源。
        2 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2.1 搞活民营经济。一是积极探索民间资金资本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发放力度,规范民间借贷融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人才、征地瓶颈问题,调动民间社会能人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领域,就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充分展现。三是引导民营企业上档升级,按照规模化、品牌化思路,力促民营企业上规模,提档次,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规模,做优做强,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2.2 建设效益财源。从区域竞争优势看,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县域财源建设的亮点和优势在于特色。如安国药材、曲阳石雕、安平丝网等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区域特色财源,一要准确定位,跳出县域,从别人的眼光、从市场的眼光看定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本区域的特色比较优势做深做大做强做细做亮;二要破除盲目攀比、跟风模仿、粗放加工、“大而全”的观念误区,树立“专打一,专攻一”、“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不求其多,但求其精”的发展新理念;三要破除狭隘地方主义、小农意识、官本位思想,树立经济一体化观念,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内资外资一齐用,内脑外智一并引,整合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把特色做特,占领市场竞争力制高点;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要“金元银元,又要绿水青山”,把特色财源做成可持续财源。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