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平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相反,支持阶层化的人认为,实际阶层化的薪酬政策更有助于提高对员工的公平对待,因为员工所承担工作的内容不同,完成工作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同,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对组织的贡献也不同,所以薪酬水平应该有相应的差异;阶层化的薪酬政策将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培训,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如果采用平等化的薪酬政策,不仅会使单位难以招聘到合格的员工来填充重要岗位,而且由于那些对组织贡献大的员工的成绩无法得到承认和奖励,因此,会导致这些有价值的员工离职,降低组织的整体绩效。
单位的薪酬政策采取平等化还是阶层化,应该取决于单位中工作的组织方式。如果工作的完成是以工作团队和部门为核心的,平等化的薪酬政策就可能更合适一些;而如果工作的完成是以员工个人为核心的,则更适合实行阶层化的薪酬政策。
三、薪酬等级的确定和策略
薪酬政策不仅要考虑到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力和薪酬结构的内部一致性,还要研究在一个组织内部那些承担相同工作或者具有相同技能水平的员工之间的薪酬关系问题。这就涉及到工资等级的确定。员工在同一个工资级别内的工作得到相同的基本工资,在此基础上员工个人的报酬要受到员工的资历、绩效水平、任务量、出勤率等因素的影响。在确定薪酬等级过程中,还需要设计合理的薪酬级别的范围。所谓薪酬级别的范围是指在一个薪酬级别内最低报酬和最高报酬之间的差距的大小,因此需要为每一个薪酬的档次设置上限和下限,各个薪酬档次的中点水平应该以薪酬市场线为基准。一般而言,在工作评价中点数越低的工作,其薪酬级别的范围就应该越小;而在工作评价中点数越高的工作,其薪酬级别的范围就应该越大。这种做法的两个最重要的理由是:第一,价值越大的工作,任职者工作绩效的变差就越大;而价值越小的工作,任职者工作绩效的变差就越小。因此,只有报酬的变差比较大,才能够激励那些承担对单位价值比较大的工作的员工努力工作。第二,不管程度如何,单位的组织结构总是呈现某种金字塔形式,级别越高或者价值越大的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继续晋升的空间就越小,因此需要设置比较大的报酬变动空间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每一个薪酬等级的中点所代表的薪酬水平应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员工在其工作达到规定标准时应该得到的薪酬率,而每个薪酬等级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的差距应该反映在正常情况下员工从没有经验到完全胜任这一工作时薪酬应该相应发生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总是较高档次的薪酬水平永远高于较低档次的薪酬水平。如果各个档次的薪酬幅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相邻的两个薪酬档次之间将存在着一定的重叠,也就是说一个薪酬级别的最高水平通常高于与它相邻的较高薪酬级别的最低水平。
在每一个薪酬档次内部,员工从该档次的下限向上限的提升可以取决于年资,也可以取决于绩效。如果单位薪酬的增长主要以员工的年资为依据,那么就需要每个薪酬级别的范围比较大,因此相邻两个薪酬级别之间的重叠程度也会比较高。这是为了使在某一薪酬级别中长期从事某一类工作的员工有机会不断获得薪酬的提升,否则这些员工将面临薪酬增长的死胡同,影响其工作的动力。一般来说,根据年资来决定提薪的方法应用起来比较简便,有助于稳定员工队伍。根据员工个人绩效来决定提薪,则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需要单位建立有效的员工业绩考核体系。
上一篇:试析计点法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析销售团队的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