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澳大利亚、新西兰信息发展政策对我国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提示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我国信息化进程大约在20世纪田年代起步,90年代进人快速发展阶段。在10多年时间里,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澳、新两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电脑普及率低于20 %,家用电脑用于上网的只有2.1%。据?.000年对52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调查,26%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互联网主页,74%已开通主页的企业对网络维护不及时,70%的企业对信息化的投人不足。199)年,我国网上购物交易额为5501)万元,仅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00177%。因此,我国要学习两国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实施有效的发展政策和措施,加快提高信息化水平。
1.打破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管理领域的垄断局面,不断强化竞争机制的作用。一是以市场化手段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目前,我国不少电子政务网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方面技术水平较低、规模较小、资源较少,这是垄断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允许和鼓励非政府部门竞争性地参与电子政务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市场机制和招投标的办法选择竞争力最强的企业建设网络和网站,提高网络和数据库的水平。二是通过竞争机制公开选择管理网络运行的企业。市场竞争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引人可让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企业维护和管理好电子政务网站,不但确保信息安全,而且使信息化运行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三是在通讯方面深化改革,加强竞争。资费过高使得我国网络应用难以普及,电信部门的垄断性经营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除了从技术方面实施‘三网合一”和宽带上网,降低上网费用外,主要还是要从制度入手,深化电信改革,强化竞争,不断降低上网费用,切实解决企业和居民用得起网络的问题。
2.加快公共产品建设,尽快提高企业和居民上网的积极性。一要提供政务信息方面的公共产品。我国电子政务网站较多,目前全国已有近50%的政府机构建立了网站,总数达2200多个。但很多网站缺乏有效信息,提供的服务项目少,难以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需求。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将行政办事程序和政府的服务事项公布上网,在网上实行政府采购活动,尽快提高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二要完善金融、法制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公共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网的畅通需要相关的标准体系去规范,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去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着金融体系支撑不足、社会化信用体系不健全和交易安全缺乏保障等种种制约因素。所以,要加大技术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加快网络安全、网上信用和网上支付等方面的立法速度,尽快营造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快建设高效、快捷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在于网络服务能使各个收人阶层都有能力支付上网费用,都能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我国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分散实施,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一方面,要提高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权威性,对已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用足、用好现有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创新融资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于基础设施,解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人较大,费用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吸收私人资本投资于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转让收益权,鼓励企业参与建设;通过公开招标,鼓励各类企业竞争性地参与建设,努力降低建设的成本。此外,政府可以建立一些信息中心,向所有想上网而又不具备条件的人提供免费上网。
3.加大经济激励力度,引导企业和居民使用网络资源。一要激励居民和企业通过网络从事经济活动。如政府对网上纳税的企业和居民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吸引人们在网上纳税。二要鼓励市场主体提供商业性的网上服务。网络的运行需要一定的成本,只有这种成本得到补偿,网站才能正常运行,服务内容才会越来越多。政府要放开管制,以优惠的税费政策,较低的进人门槛,鼓励单位和个人建立一批商业性、综合性的信息库和服务网站,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网上服务功能。三要扶持企业和居民应用信息技术。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只有20 %左右,所以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政府扶持。政府可以减免进行信息化投资的中小企业的增值税,鼓励和加速中、小型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政府还可以为低收人家庭提供微机贷款,支持低收入者上网。
上一篇:长庆油田薪酬管理的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