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信息化水平测评及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在信息资源和信息系数方面,排名分别位于第l5位和第13位,处于中游水平,信息产业方面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排名分别位于第23位和第22位,处于中下游水平,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方面,排名分别位于第9位和第l0位,处于中上游水平。在吉林省信息化指标数值与全国水平均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共计20项指标低于均值,只有6项指标高于均值,说明吉林省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3吉林省信息化水平微观地位分析
从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吉林省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方面较好,各项指标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严重影响我省信息化水平的是信息化产业和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吉林省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硬件设施不完善,而软件建设则相对处于优势。
3.4吉林省信息化水平横向比较
由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地理位置最为接近,因此以上三省的对比分析对于制定吉林省发展信息化对策具有指导意义。东北三省在信息资源方面差异不显著。吉林省在人均电信业务总量和每万人网站数量是较落后于其他两个省份。辽宁省对于信息产业建设方面总体优于吉林省,究其原因在于辽宁省大连市属于沿海城市,且属于较发达地区。大连的信息产业发展带动了辽宁省的发展。因此集中力量投入,重点发展一个城市的信息产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吉林省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落后于辽宁、黑龙江两省。辽宁省的软件建设要优于吉林、黑龙江两省,而吉林又优于黑龙江。
东北三省在全国的6项指标的排序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普遍重视信息化的软件建设,而忽视了信息化硬件建设。
4吉林省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4.1信息化硬件发展对策
4.1.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发展方面,邮电业务总量、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及人均邮电业务总量排名处于中等水平,据最高值虽有一定距离,但是数据较接近均值水平。而人均电信业务总量和每万人网站数量排名处于中下等水平。该组数据说明对于传统的信息资源数据,我省的建设情况较好,而新型的信息资源,近年来突出表现信息传播能力的电信、网络数据则较低。因此,我省在发展信息资源方面,应该把建设重点落实在电信业务、网站建设等方面。对这两个方面应给与更多的支持。
4.1.2信息产业
吉林省信息产业发展在所有的信息化六项指标排名中位于最低位置。说明吉林省信息产业应该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由于我省处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因此信息产业投资少,其四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距离最大值有很大差距。信息产业的增长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我国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吉林省又属于农业大省的前提下,应该重视信息产业建设,加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的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重点发展吉林省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行业。加大教育投资。应通过大型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带动全省的信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
4.1.3信息网络建设
吉林省信息网络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虽然移动电话用户数一项指标排名较高,但是所有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在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方面全国的发展水平严重的两极分化。长途微波线路长度也是严重的全国两极分化,云南省数据值只有2,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吉林省数据仅为63,而最高水平6423达到了吉林省近100倍的数量。因此吉林省应迅速发展微波线路长度,以适应信息网络建设的需要。其他信息网络方面的数据虽然较低,但是由于吉林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建议在建设吉林省企业信息化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来带动信息网络建设。
4.2信息化软件发展对策
本文将信息化主体、信息化政策、信息系数归为信息化软件建设。由于吉林省对于以上3个方面投入较大,因此软件建设在全国普遍处于中上游地位。尤其是其在校大学生数量及万人发明专利、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等指标处于前十位,说明吉林省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在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开发,人作为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信息人才将推动信息化进程,因此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吉林省在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应该依托高校的力量,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及科研人员,所谓“科教兴省”,尽快建立各种信息化建设的培养基地、培训中心,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好的信息化政策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的根本保障,陕西省之所以能够在西部脱颖而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定了适当的信息化政策。因此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创新型课题的研究,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管理有度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信息化系数的重要因素则是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