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薛君 吕锡胜  时间:2013-02-15
  论文摘要:论述了企业建立产权制度的观点。
  论文关键词:产权 激励 约束 机制 思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就没有法人治理结构,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建立责权明确、权力制衡、管理科学、流转顺畅的组织形式,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途径,大力推进和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对企业产权结构进行重构重建,着力建设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经营者队伍,培育一批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特别是要建立所有者、管理者和生产者三方利益共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强化所有权主体对行使占有权机构的制约
  认识和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占有权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之一。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有企业,实际上出现了所有权主体的“空缺”,行使占有权的政府机构已代行,或将所有权包容于占有权之中。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困境的内在的、主要的原因,只有从解决所有权和占有权这个主要矛盾人手,才能全面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使其改革和发展纳入正常轨道。首先从法律上明确国有企业的权利体系,界定其所有权对占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的支配地位,以及这些权利各自的责任及其相互关系。其次,确立所有权主体对占有权支配、监督的各种具体权利建立相应的民主法制机制,进一步明确这些权利与所有权的关系,建立健全一系列必要的社会机制,保证这些权利的实施。第三,明确行使占有权的机构公职人员的职责,使其行为纳人法制轨道。第四,明确企业的经营权,聘用合格经营者,使其依法经营。
  2现代企业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是解决激励问题
  激励和约束主要是解决好激励方面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长期偏离激励的方向。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说,“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体制不存在激励,而在于社会主义体制内的许多激励被误导了”。这一被误导激励主要表现在:
  2.1社会主义“平等”意识对有效激励结构的障碍
  激励结构的基本方向在于报酬必须按照绩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样才能形成激励效果。这恰恰是从不平均的前提出发的。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平等,尽可能地缩小这种激励差别,以牺牲效率来换取所谓的“公平”。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对平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有效激励结构的建立。国有企业激励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是从约束的角度去克服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但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没有激励的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其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2.2激励是最深层次的约束
  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组织的,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要使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是要真正激励到位。在改革实践中,一些企业探索了通过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等激励形式,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转化为自觉行动,变他律为自律,变外在约束为内在约束,形成倍加的激励与约束效果。
  2.3加大激励力度有利于经营者队伍的稳定
  在当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稳定企业经营者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模糊认识,就是讲资产流失只注意到有形资产的流失,实际上资产流失最严重的流失是经营者的流失,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是特殊资源的拥有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谁拥有经营者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所以,现代企业在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后,首要的是要解决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

  3现代企业产权激励与约束的重点和要求
  3.1现代企业产权激励的重点应是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
  因为从理论上讲,激励是在委托代理关系条件下,所有者应当支付的代理成本,是经营者的一种收益选择权。所以,激励说到底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而不能是所有者自己对自己的激励。
  3.2要突破产权改革的约束
  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最大优势是形成内部产权约束,要达到产权约束的主体多元化,离不开产权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目前在我国,必须打破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单一性,实行产权结构多元化,使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介人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使非国有产权主体在企业内部有更大的发言权,特别是在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的产业领域.国有企业要降低持股比例,由控股变为参股,实现产权多元化与强化非国有产权主体的约束相统一,有助于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公开,以减少行政干预。对那些以私人资本为主的公司制企业,要实现由家族统治的模式转向引进外部资本使企业产权分散化、多元化,家族型管理企业迈向现代企业。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