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一个是企业要进一步进人市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有进有退。另一个是经营者要进一步进人市场,让经营者真正流动起来。没有流动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激励和约束都是一句空话。同时,要解决几个分开:一是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要分开;二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开,对所有者的代理人,应当实行准公务员制度;三是官商要分开,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激励机制,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出资者对高层人员的激励、企业内部的多层次激励。同时,建立多元约束机制,包括产权约束、法治约束和市场约束,对企业家来说就是自我约束;四是国有控股企业与其它形式企业分开。
4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激励与约束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办法和措施要求综合配套。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产权结构;三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新老三会的关系;四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才市场;五是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干部制度,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选任方式结合起来;六是必须建立和推行企业效绩评价制度,正确、公正评价经营者业绩,强化对企业的外部监管和社会监管;七是因企而宜,从更广的角度大胆探索建立多样化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同时。还要重视员工的激励问题;八是正确处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关系,让经营者通过一定形式成为所有者。
5实施产权激励的时机
产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长期发展服务。从理论上来讲它使经营者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趋同,能够激发经营者更加努力地工作,足对企业高层长期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现实与理论却有一定的偏差,在产权激励的发源地美国,虽然产权激励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但在经历了安然等一系列大公司财务丑闻后,却陷入了对产权激励的反思。
(1)目前国内产权激励的风起云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激励主体简单地经为实施了产权激励,就可以解决经营者激励甚至是对经营者管理的所有问题;另一方面是激励对象只片面地看到了产权激励的激励性,而没有看到它的约束性,造成不少企业的经营层要求权激励的呼声提高。这种盲目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实施产权激励。事实上,即使在政策法规允许、中国资本市场完善等外部条件完全有利的前提下,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推选产权激励。现实中很多企业只注重了研究产权激励方案设计,却忘记了分析自身是否具备权基础条件。
(2)实施产权激励,首先要看企业的特征。具体包括企业的行为特征和发展阶段特征。产权激励的一个理论基础是对人力资本的认可,也就是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激励经营者可明显提高企业业绩。因此在高科技行业、智力服务业等人才为关键要素的行业,产权激励的作用就会相对明显,而在资源垄断性行业、资本密集性行业等行业,产权激励就难以发挥很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实施产权激励,还要看企业内部管理基础,具体包括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绩效考评体系。产权激励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对于我国众多出资人缺位、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来讲,挑战尤其严峻。内部管理基础的另一方面是绩效考评体系,产权激励的依据是对经营者的业绩作出评价,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考评体系,很难客观评价经营者。
(4)实施产权激励最后还要看企业文化。有些企业内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根深蒂固,员工对经营层的收人差距十分关注,这样的企业实施了产权激励,反而会引发内部矛盾。而对于一些树立强烈的绩效导向的企业,推行产权激励会相对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