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激励与约束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勇 时间:2013-02-15
    近年来,国有企业正热衷于“债转股”、这对于约束的可信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破产法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制度,其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权力转移的安排使得约束变得可信。事实上,企业债务比企业股本对企业的行为更有约束力。这是因为企业举债必须定期付利息,如果付不出,企业就会破产、其控制权将转移到信贷者手中二在这种压力下,企业经理会努力工作。但是企业发股本的红利则是软性的,即使不发也不会导致破产.这样对经理的威胁就小了。因此,债务是提高对企业约束力的重要机制。用这个观点看目前的“债转股”,就会发现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约束软化,因为企业经理的付息压力在债转股后会降低。我们应对此后果有清醒的认识。

    再来看金融风险防范问题。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正在把小的金融机构合并成大的,但这一做法却有可能导致软化约束和增加金融风险。实际情况是机构越大,就越难给予纪律处罚、或关闭,因为这样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尽管小的机构容易倒闭,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约束机制往往比大机构要硬得多。如果金融机构比较分散,银行也不是特别大,破产的社会成本并不高。由于事先知道即使破产,成本不高,所以破产或整顿这个承诺的可信度就高,人们才会当作一回事。如果把所有小的全都合并了,都变成几个大的机构,则会出现因社会后果太严重而不敢让它失败的局面。如果是这样的话。潜在的风险是极大的。因为在约束软化情况下,大金融机构更容易积累问题。一旦崩溃,对整个经济是致命的。因此合并金融机构反而会增加金融风险。
激励和约束在有效资源配置背后起着根本性作用,无论是产权或公司治理结构,最终还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起一个发动机的作用,约束起一个刹车的作用。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但不是对称的。
      四 竞争对激励与约束的影响
    在资源配置模型里,没有充分竞争就会出现价格扭曲,导致效率低下。极端的例子是垄断,垄断导致价格扭曲。如果是从激励和约束的角度看,竞争还有更深刻的意义。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毁灭性创新。发现新的产品就会有超额回报,这样推动经济发展。比如说,现在市场上有了一个产品,人们仍然可以致力于发明另一个更好的产品,以此来占领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竞争就提供了激励。竞争另一方面也提供约束。如果一个人不好好干,保持现状,则当别人进人以后,他就会失去市场份额。竞争和激励与约束是相互作用的,对每一个人来讲,竞争是一个强的约束。在竞争环境中,不是赚更多钱的,就是被淘汰出局。约束也可以被认为是负激励,因为不努力工作,就被人吃掉了。所以在这种意义下,竞争就使得约束更加厉害。
    竞争可以使约束变得可信。只有在竞争环境下,关闭的威胁才是真实的。只有允许进人,才使得惩罚失败者的机制变得可信,不然约束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全国只有一家电话公司,没有第二家进来,惩罚是不可信的。笔者在大学任教,身有所感,即在中国,许多大学的教师岗位是终身制,一旦进人,就不会有多少竟争,不管工作业绩如何,不会有人来替代你的这份工作,这是国内许多大学教学、科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引人竞争机制,对每一位教师构成潜在的威胁,约束才会真正有效。
    关于所谓重复建设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役有重复建设就役有市场经济,重复建设是竞争的基础。在美国硅谷,有成百上千家的计算机公司,这样才形成竞争。役有重复建设的话,就不可能对任何已有的企业形成威慑力。同样,美国的商业网点早就饱和了,但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仓储式的网点。这种重复建设不是简单的“复制”,而往往是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或者比别人的价格低,或者质量、性能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会有这种良性循环的“重复建设”呢?根源是企业有硬预算。硅谷每年有几百家新的企业出现,但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破产、关闭,这就是淘汰机制,也是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重复建设之所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本质在于计划体制下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他们受软预算约束。所以在软预算约束没有得到根治的同时,中央政府只好限制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业上项目,在这个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这种限制重复建设的办法是治标不治本,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在没有可信的破产机制情况下,政府就必须限制重复建设。而限制了重复建设,也就限制了竞争。没有了竞争又反过来使得约束硬化不可信,激励也不可信。这是计划经济的通病。解决这个问题的临时办法是要一些项目下马。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间题,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很好的激励、约束、竞争机制。一旦这个机制建立了,市场经济可以有很多的重复建设,通过大量的进人和大量的退出,最后淘汰出来的是真正效益高的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间题症结所在,我们需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不应该仍然用计划经济的看法、办法来向市场经济过渡。
  五 结论
    对市场机制的理解不应当仅局限于资源配置,我们还应该看到供给与需求背后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这是市场经济为什么有活力的根本原因。20世纪so年代通过放权让利的形式,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应该肯定的,90年代对金融约束的加强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在这两个阶段都有偏颇,加年代缺乏对约束的强调,90年代又过分强调管理和约束,对于激励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我们应当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重视激励与约束的规范化、制度化。其目的仍然是两个:一是要调动积极性,二是要建立约束机制。抛开这两个中任何一个都可能走弯路。
    我国20年来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改革给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非常大的激励。在进人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更多的激励。规范经济活动是必须的、但不能本末倒置,规范的目的还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并让每一个人对其经济行为负责。世界各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中,有运行得好的,也有运行得糟的,重要的是看那个经济有没有动力,有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是不是有竞争的环境。这就牵扯到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诸如经济决策过程是分散的还是集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干预市场的形式等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