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现实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艳红  时间:2013-02-15
   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表明,人们一旦达到了“应当”的共识,它就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这种特殊规范性借助于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行为品格和习性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义务感和良心感,构成人们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知,道德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个人实现自身内在统一和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始终根植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根植在人存在的二重性及其需要的二重性之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从诞生开始,就离不开道德。缺乏道德,人们就无从获得内外利益,实践就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维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作了逻辑上的推演,得出r人是社会人和道德人的结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中曾用“无形的手”说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贪欲最后会转变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却没有说明个人自我利益向整个社会福利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事实土,经济学家在研究人及人的行为动机时,把人看成一个“个体”的和“自然”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科学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个人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又关注他人利益时,亚当,斯密所说的由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转变才有了可能的通路。非马克思经济学要想避开人的道德本质来谈经济发展,从最终意义上看是难以富有成效的,因而这一理论有其实践的局限性。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一味强调经济与伦理原则分离、经济与政治过程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主体对正义、公平和社会伦理漠不关心,缺乏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感;它把人看做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以自己的经济行为去实现物的目的,而不是追求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敬仰的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观察、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人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受到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经济准则的制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好地创造经济业绩,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正常而又公正地进行,才能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日益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代中国,“看不见的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规范市场,非常需要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完善市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理性人假设”本身是虚弱的,它的合理性来自一些增强的补充性假设,如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充分信息、同质性假设,以及个人有强大的计算能力等。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理性假设就会变得牵强附会,甚至自相矛盾。但实际上这些补充性假设确实难以得到现实社会的有力支持。现实市场经济活动并不总能达到均衡或帕累托最优。相反,市场更像是一个有机体,具有一种自发的、天然的秩序,它充满了错综复杂和杂乱无章的人类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本能地趋向于某种均衡,却永远达不到那一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致力于研究这种充满人性特点的自发市场过程,而没有拘泥于没有过程的均衡状态。
    目前我们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建中,必须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说”作出取舍,如果我们仍然坚持经济人的“自利”和“理性”,即使在其最弱的意义上讲,也不存在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而只能是古典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传承,并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种种困境。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性假设,才能构建出能解决中国当今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利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