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文阁 时间:2013-02-15
  (2)电子商务具有及强的互动性,是实现全程营销的理想工具
  传统的营销管理强调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组合,现代营销管理则追求4c(顾客、成本、方便和沟通)然而无论哪一种观念都必须基于这样的前提:企业必须实行全程营销。即必须由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电子商务以极低的成本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消费者则有机会对产品设计到定价和服务等一系列的问题发表意见。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他使企业的营销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电子商务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购物的方便性的需求
  网络提供24小时服务,不存在节假日或营业时间的限制,消费者可随时查询所需资料或购物。查询或购物所需时间极短,程序简便快捷。在一些选购品或有特殊性的商品购买中这种优势更为突出。
  (4)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成本低的特点
  由于网络通信成本低廉的特点,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去了解顾客的需求,并且以较低的花费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较传统营销而言,电子商务在同样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享有成本较低的优势,这便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的价格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而消费者则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购。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用和渠道费用。
  1.1.2电子商务的心理不足
  电子商务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仍存在着心理上的不足。
  (1)消费者现阶段对电子商务仍缺乏信任
  首先,网络应用于企业经营时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即将所有的企业在网上均有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的环境。在传统的现实环境中,中小企业会受到经济规模和企业历史等条件的束缚,但在网上可利用信息武装自己,缩小与大企业的差距。对中小企业这一特点是优点。但消赞者也因而增加了鉴别选择企业或产品的难度。一些在实体世界中可有效判别和预期产品服务质量的感。因此增大了消费者判别的难度和成本。此外网络商店较容易设立,因而也容易作假,因而会削弱电子商务的优势。
  其次,现阶段网络购物的安全性仍然不足。目前网上购物的危险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消费者私人资料,如信用卡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截取或被盗用,现在加密技术的发展人不能圆满的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恶作剧”或蓄意的计算机病毒也令人望而生畏。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如果网上购物发生纠纷,消赞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2)电子商务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
  电子商务的特点决定了他不能满足特定的某些消费心理需求由于网上购物可替代部分人际互动关系,也就是不可能满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个人社会交往的动机。倒如家庭主妇或朋友间希望通过结伴购物来保持与左邻右里的关系或友情等。此外虚拟商店也无法使消费者因购物受到注意和尊重。消费者无法以购物过程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而且网络商品的价格欠缺灵活,会使某些喜欢在现场讨价还价的消费者大失所望。电子商务不能使消费者有触摸和亲临使用的感觉。电子商务受消费阶层、文化心理、收入以及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偏远的乡村电子商务的普及率很低。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方式,他增加了互动性,而减少了成本,增大了顾客选择余地,为顾客的个性化消费提供了舞台,同时减少了营销对书面文件的依赖,增加了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价值”它彻底的改变了我们对营销所持有的某些观念。同传统营销相比,电子商务却有许多好处,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只会对当今营销组合有所增减。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