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聂艳华 张玉明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经济差异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地区间经济差异,将中国按地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选择人均实际GDP以及三大区域创新活动状况,从区域创新的视角分析区域存在经济差异的原因,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参考的依据。
    新的社会经济背景正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并促使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欠发达的中西部省际区域应当相应调整其区域发展政策,寻求新的区域发展途径。
    一、区域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创新概述
    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区域创新研究的方面很多,但对区域创新所作的确切定义却不多,甚至使人有此概念不证自明之感。由于区域作为地理空间,具有高度的涵容性与综合性,是一个中观层次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综合体。从宽泛的含义上理解,区域创新是发生于区域内的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主要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区域创新具有地方性、独特性、开放性,在体现与国家创新的共性时也能体现出区域特质。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与区域创新环境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下,区位因素的成分和重要性发生了变化,非实物因素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作用在区域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凸现出来,区域发展业绩所表现的差异性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区域发展的非物质、非贸易的区位因素,它们构成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而创新环境的质量和优势则决定了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及区域吸引和留住各种流动性资源的豁性;地理临近性和动态的集聚经济对区域创新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创新视角的三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三大区域的创新活动差异比较
    在研究创新产出时使用专利数据是合理的。本文用专利数据衡量区域创新活动,分析三大区域中的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以期揭示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
    表1提供了中国三大区域创新活动19%和2005年的人均专利产出情况与排名。由表1可以看出,三大区域的创新产出的平均水平在考察期的十年中仍然呈现由东到西的逐渐降低的变化态势,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高度地集中在少数东部沿海省际区域。从专利产出的相对水平看,上海与北京形成了大的创新集群;而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和福建则形成了中型的创新集群。1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专利占全国人均专利总数分别为70.06% ,14.14%和15.8% ; 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专利占全国人均专利总数分别为76.8%,11.27%和11.93%。数据显示创新活动强烈集中在东部等少数省际区域之中,创新活动呈现强弱的极化现象。从三大区域的创新产出平均水平看,东部远远高于中西部区域,而且创新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二)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我国各省1996-2005年间的实际人均GDP(以1995年为基期),实际人均GDP是根据各省名义人均GDP和人均GDP缩减指数折算得到的。数据来源于中国1997-2006年的统计年鉴。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