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虚幻影像的现代轨道:中国广告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电视广告的第三层社会意义,是建构对商品的崇拜心理。通过影像的非现实塑造,广告使后发展国家的活,使贫穷的人看到富人的生活标准和时尚,使没有消费需求的人产生消费的冲动。总而言之,它在极力将大众向购买商品引导,并可能产生对商品的某种信仰。
“在广告所创造出来的这个神话宇宙里,种种科技的精灵渗人到了商品的躯体中,为人们相信商品的力量而提供一个基础。
新的拜物现象与旧的拜物现象并没根本区别。二者的力量都是依赖信仰的系统。
广告如果不是现代生活的新宗教,不是使用价值的宗教,还能是什么呢?
正如其他信仰体系那样,广告也借助某种力量来对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吸引,只是它依靠的是物质性的科学技术。大众在广告的诱导下,进行非理性消费的行为,恰是一种仪式性活动,避免认知不协调和实现社会心理趋同的仪式。
电视广告所创造的上述三层社会意义,对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基础都产生了威胁。在市场、法制和企业自身都处于不健全的阶段,中国政府对广告的干预行为自然获得了合法性。
三、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广告
也许许多观众对于电视商业广告有较为敏感的认识,经常利用遥控器来减少广告的画面干扰。然而,人们对于另一种广告形式却常常失去的戒备心理,而且往往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政治广告:“依据商业价格购买与使用广告时段,目的在于向广大受众传递政治信息的一种行为。在西方,很多人把政治广告看作电子媒介时代的现代化的产物。1950年代,电视在美国成为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之时,政治广告随之走人人们视野。1952年,艾森豪威尔首次雇佣职业广告公司为其设计电视广告,通过一系列插播广告,成功地战胜了总统竞选对手,并奠定了政治广告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地位。也因为此,竞选成为西方普遍接受的政治广告模式。这次政治广告设计的主要策划人罗斯·李维斯认为,政治广告可以借鉴商业广告的“联系”战略。“不管好坏,政治已然成为一种‘消费者’通过大众传媒而在场的过程,这些消费者必须从不同的政策中选购一种。”即仍政治候选人通常是把自己作为同一产品的不同品牌进行推销的。就象在商品市场一样,政治广告必须依据选民消费者的价值观与欲望,赋予候选人正面的含义。
此后,政治广告如其他美国标准一样,向世界许多国家出口。不过,中国的民主制度并未赋予其合法地位,故而,西方流行的政治广告理论大多不适应中国国情,这并不表明中国不存在政治广告,因为中国政治家同样需要推销自己。与西方通行的政治广告相比,中国政治广告的表现方式更隐蔽,而且一般没有直接针对政敌的负面广告。由于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竞选并非政治家获得政治权力的主要途径。虽然选举制越来越成为中国大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更多18岁以上的公民积极参与到选举当中,并且电视也慢慢成为候选人展示自我的重要渠道。但是,选举产生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而非职业的政客。在这种政治架构下,中国主流的政治广告不是体现在竟选,而是各级政府的“政绩工程”上。
为了获得政治肯定和升迁的机会,各级政府领导人往往借助政治广告,来展示其在位期间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他们通过会议数据、环境改观、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的影像呈现,从正面反映其政治业绩的进步,以此博得上级的认可。在具体操作上,,各级电视台在财政上对政府的依赖,为政府领导人提供了方便。这样,政治广告便成为各级政府领导人与电视台之间默契的产物。当然,如果二者发生利益对立,被称为“曝光”的隐性政治广告,就有了生存的可能。这种负面广告不是来自于政敌的攻击,而是电视与政府(的某个部门)之间矛盾的外化。因此,中国的政治广告反映了电视在政治与经济缝隙中生存的状态。
广告的介人,正是电视独立的前提条件。因此,政府一方面不放松管控,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产业经济自身的规律,以及由电视产生外部利益的效率。电视逐步摆脱政治束缚的同时,又一步步受到经济力量的制约,两种控制力量共同左右着电视在社会中的位置,并至少赋予电视一种以上的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众传媒向现代性又进了一步。